大摩專家:美經濟衰退就差一點 早防早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2 09:48:12  


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美國《新聞週刊》2006年12月25日一期刊登了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的一篇文章,題為《世界為美國經濟衰退做好準備了嗎?》,文中說:
 
  整個世界並沒有為美國經濟衰退做好準備。這是我從六周的全球旅行中得出的一個明顯印象。在這六周中,我先後造訪了日本、南非、中東、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和澳大利亞。 

  我遇到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世界現在已經與美國“脫離”——從亞洲到歐洲的許多國家經濟增長都日益強勁,一旦美國經濟疲軟,它們完全能夠自立。 

  據新華網報道,海外的觀點是,美國狀況良好,不必為目前的經濟減速著急上火。人們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觀點深信不疑,那就是美國經濟出現的任何放緩跡象都不過是房地產行業緊縮帶來的影響,不會波及到其他領域。 

  真的是這樣嗎?最近的資料都指向相反的結論。 

  零售額和工業生產2006年9月和10月都下降了。最令人震驚的事情來自企業的固定投資領域,這是一個從來不應出現疲軟的領域。2006年10月和11月,採購經理們的情緒不高和就業增長疲軟也令人擔憂。沒人知道,房地產行業的下滑是否已到了最低點。然而,我們確實知道,房地產行業緊縮帶來的衝擊到目前為止剛剛開始表現出來。 

  其中的教訓就是,美國經濟沒有防火牆。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開始崩潰(六年前是網路公司,現在是房地產業),其影響終將波及其他行業。隨著房地產相關行業的就業機會繼續喪失,工資收入將繼續受到影響,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壓力。企業將隨之變得更加謹慎,並進一步減少資本支出。 

  美國的經濟疲軟似乎已變成“增長衰退”,因為增長率已下滑到2%這個門檻以下。美國經濟要踏入完全衰退只需再有一次衝擊就夠了。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整個自鳴得意的世界就要被突然喚醒了。以中國為例,它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而且日益成為全球的製造業發動機。中國的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35%,這個比例在經濟大國中是最高的。而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都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中的主要供應方,而這個供應鏈是靠美國的需求拉動的。因此,美國經濟增長放慢對整個亞洲地區來說都將是個麻煩。 

  再以日本為例,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發展也嚴重依賴出口,而美國和中國是它最大的兩個外部市場。世界第八大經濟體加拿大,對美國的出口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7%。 

  因此,認為美國的增長乏力不會給世界帶來重大影響的看法是荒謬的。如果美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放慢,而消費力不足的亞洲和歐洲又打算與美國脫離,則它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脫離了正軌。 

  四年來,全球經濟經歷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從未有過的蓬勃發展。被金融市場的泡沫所迷惑,全世界都認為2007年也大體是同樣的情況。美國經濟衰退將對這種普遍的自鳴得意提出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