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外交光彩盡失:布什的2006糟糕透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1 16:18:36  


 中評社香港1月1日電/解放日報日前發表文章說,對美國總統布什而言,2006年真是糟透了。

  文章說, 一個關鍵字是中期選舉。作為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預演,2006年11月7日舉行的這場選舉,最終以布什總統領導的共和黨全面落敗告終。時隔12年後,民主黨重新控制了國會參眾兩院,打破了近年來共和黨一黨控制白宮和國會的政治格局;

  另一個關鍵字是伊拉克戰爭。2006年,美國迎來了“9•11”5周年紀念,但美國人發現夢魘遠沒有結束。不但恐怖的威脅時時存在,當初以暴易暴的解決之道更將其拖入泥潭。布什政府以“9•11”之名發動的反恐戰爭,如今卻令美國越陷越深,某種意義上,伊拉克戰爭似乎成了另一場越戰。截至2006年12月28日,已有2994名駐伊美軍喪生,而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伊拉克人不但未能獲得民主、甚至安全,反而是教派衝突愈演愈烈,暴力事件不斷發生。

  文章指出,兩大關鍵字足以折射出2006年布什總統的尷尬。事實上,今年年底的美國中期選舉,已經變成了對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一次全民公投。如果說,以往中期選舉的關鍵字是諸如“經濟”、“道德”這樣的國內問題,那麼,今年,外交事務一反常態地成了影響美國國內選舉結局的關鍵話題。不少分析人士也指出,中期選舉帶來的美國政壇巨變,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的落敗,與布什政府推行的“牛仔外交” 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在遭遇強大的內外阻力後,昔日崇尚用“先發制人”與“單邊主義”實現 “政權更迭”、簡單地“反恐謀霸”的“牛仔外交”,在布什的第二任期以來已經漸漸有所收斂,比如其開始重視與歐洲盟國之間的協調了,今年在朝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上的態度也有所轉變,更多地強調將外交手段作為首選……而年底中期選舉的全面落敗,無疑是對布什“牛仔外交”的又一記重創。面對與日俱增的國內外壓力,白宮調整對外政策亦是必然選擇,作為布什政府在外交上面臨的首要難題,伊拉克問題也是白宮嘗試外交策略調整的突破口。而中期選舉之後,隨著兩頭“公牛”拉姆斯菲爾德與博爾頓的先後去職,布什“牛仔外交”光彩盡失已成定局。更有分析人士認為,新任國防部長蓋茨同國務卿賴斯以及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哈德利,大體上都是務實派,他們可能形成“三駕馬車”,向著比較實際、並非全然不自量力的方向行駛。

  文章又說,糟糕的2006年對布什總統的對外政策而言,也許就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一年。也許,以後人們可能看到美國拋出更多的“胡蘿蔔”,聽到白宮唱出更多“合作”的歌聲,特別是在一些棘手的熱點問題上。這是以往逞強好勝的“牛仔外交”可能要“變”的一面。

  文章指出,不過,人們也應該看到,布什政府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其施政6年來所形成的基本政策走向。白宮調整外交策略的空間將很有限,因為其不可能因外界壓力而放棄美國已經獲得或正在獲得的利益,此外,儘管民主黨反對布什推行的諸多內外政策,但在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上與布什的出發點如出一轍。有分析人士還特別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國際力量對比沒有發生重要變化以前,美國要實現“美國統治下的世界和平”以及向全世界傳播“美式民主”的大戰略和“上帝賦予的神聖使命”的目標並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當然,無論布什總統的“牛仔外交”變與不變,在國際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的大勢下,推行單極戰略都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