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安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9 11:13:31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即將於本月卅一日任期屆滿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十四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秘書長的權力交接,將其手中的權力棒轉交給其接班人——潘基文。日前舉行的聯大通過一項決議,向安南致以崇高敬意,各方代表紛紛發言,表達他們惜別之情,並盛讚這位“非洲之子”的傑出貢獻。 

  社評說,毫無疑問,在安南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他的確取得了不少成績:安南一再敦促國際社會實現新世紀目標,與貧困和愛滋病等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的疾病作鬥爭,為敎育投入更多的資金。安南也為聯合國的改革計劃得到部分落實付出了切實的努力。譬如,行動乏力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就已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所取代,並組建了旨在監督長期穩定進程的建設和平委員會,這些皆為聯合國改革計劃中的重要步驟。 

  安南在工作作風上與他的幾位前任不同,上任伊始就展現出遠大的抱負和充沛的精力。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六日,上任六個月的安南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一份九十多頁的改革計劃,他將這份改革方案稱為“無聲的革命”,目的是精簡人員,減少流程,取消重複勞動以及改善聯合國的形象。從建議打破僱員“鐵飯碗”到去年提出安理會改革方案,安南成為公認的聯合國歷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書長。 

  社評指出,在任的十年中,“斡旋”是安南除“改革”之外的另一個關鍵詞。坐在聯合國會議廳最高的位子上,安南沒有任何實際的政治權力,沒有可管轄的領土,沒有可調遣的軍隊,“斡旋”就成為他工作的主旋律。無論是在中東伊拉克危機、巴以衝突中,還是在南亞克什米爾爭端、阿富汗戰爭裏,都可以見到安南的身影,儘管他往往因此而陷入國際政治的漩渦。二○○一年十月,聯合國和安南獲授予諾貝爾和平奬,是對安南工作的奬賞與肯定。 

  安南建立在尊嚴基礎上的外交思路,給他招來了“天眞、理想主義”的批評。為了避免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安南在戰前曾數次到巴格達斡旋,可換來的只是美國政府“對薩達姆太友善”的抱怨。儘管沒能阻止戰爭,安南還是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社評說,不過,安南在任期內也留下不少未竟心願。二○○五年底,安南說出了任職期間的最大遺憾,就是未能阻止伊戰爆發,如果時光倒流,他希望自己能夠改寫這一歷史。 

  此外,聯合國的大規模改革的成果也未能令人滿意,聯合國的權力架構並沒有實質改變,許多人認為他拿出的方案走得太遠了。安南也不得不承認:“我的計劃雄心勃勃,有人也許會說它野心過大。”十二月初,安南在離任之際重申對安理會改革的呼籲,他支持安理會增加十個席位。而美國只希望增加少數幾個席位。 

  社評總結,安南還希望在他任期內看到中東局勢重新趨於平靜。儘管即將在年底“交班”,但安南在前不久又趕赴中東地區進行外交斡旋,希望能夠解決伊朗核問題和黎巴嫩問題的僵局。顯然,錯綜複雜的中東問題不是安南這個即將卸任的聯合國秘書長的一次出訪就能解決的,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許正是安南的個人魅力所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