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新車多 助推價格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0 16:37:25  


  中評社廣州11月20日電/晉升為全球汽車業風向標的北京國際車展於11月18日正式拉開帷幕,汽車業“年終大考”正式來臨,全球汽車業的目光都已經聚焦於此。據介紹,這屆以“追逐夢想”為主題的車展,吸引了來自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家中外企業參展,幾乎涵蓋了國內所有知名的車企和品牌參展,參展面積達創紀錄的12萬餘平方米。

  據南方日報報道,除了展出規模空前,本屆展車的數量也堪稱歷屆之最,僅乘用車就達到了572款,其中92款新車發佈上市,全球首發車也由最初公佈的6款增加至10款。戴—克、寶馬、大眾、豐田、福特、通用等的跨國汽車巨頭旗下所有的豪華車品牌都悉數到場,並全部以國際A級車展的強大陣容參展,使本屆北京車展足以成為國際頂級車展。

  在本次車展上,自主品牌更是大放異彩,上汽、一汽、東風、長安、江淮等幾乎所有本土主流企業都展出概念車、新車。自主品牌的集體趕考,亦令“中國勢力”在全球汽車業的版圖上開始異軍突起。

  另外,本次北京車展由於比往屆多準備了近半年時間,並在年底車市銷售高潮期間舉行,所以今年車商們捧出的“大餐”比往屆更加豐盛,不少廠家更是借此瞄準了年底銷售。92款新車密集投放,進一步加速了車市競逐,同時有助於迅速釋放國內車市的消費潛力。
  
  自主品牌集體趕考

  一直以來,由於國內沒有真正形成自主研發能力,車展成了跨國公司的展銷會,因此,只能做一個規模上的“巨人”。不過,本屆車展被認為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拐點,那就是自主品牌的崛起。

  車展上,雖然跨國汽車巨頭紛紛以A級車展的陣容參展,但眾多國內汽車企業也毫不示弱。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和北汽等汽車集團都以強勢陣容參展;奇瑞、吉利、華晨、比亞迪、力帆、長城、江淮等國內自主品牌也都帶來了一大批自主開發的新車型。其中,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福田汽車首次展出了自主品牌乘用車,而上海大眾更是展出了多年研發的概念車“哪吒”(NEEZA),填補了國內合資企業無概念車展出的歷史。在自主品牌的展館裏,現場觀眾人氣更是達到了熾熱的狀態,堪與跨國巨頭展臺比肩。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歷史最悠久的自主品牌——紅旗轎車在車展上沉寂多年後,借助北京車展推出了旗艦車型紅旗HQ3,欲回歸豪華品牌陣營。另外,目前居自主品牌最高端的上汽榮威也在車展上正式亮相。但與上汽在盤活羅孚資產“賽跑”的南汽,卻未現身車展,成為自主品牌此番幾近完美表演的憾事。

  業內認為,衡量一個車展是否為國際頂級車展,除了代表汽車行業的潮流趨勢的全球首發車和展出新車數量多寡外,本地汽車企業自主開發能力的強弱也是一個重要標誌。本次車展上,中國自主品牌近乎瘋狂的集中亮相,充分體現了世界汽車版圖中中國勢力正在迅速崛起。同時,這也表明,國家產業政策扶持鼓勵自主品牌發展的戰略得到快速深化。而在本屆車展上,自主品牌認為是集體“上京趕考”。
  
  跨國巨頭新一輪鏖戰一觸即發

  “哪里有A級市場,哪里就有A級車展。2006年國際汽車業界的焦點,1月在底特律,3月在日內瓦,10月在巴黎,11月定格在北京。”業內如此定位北京車展。因此,世界汽車業在年終的爭奪戰場都移師到北京車展上,跨國巨頭鏖戰一觸即發。對於中國觀眾與消費者而言,有機會享有與國際市場同步的先進產品的“公正待遇”。

  據統計,本屆車展有92款新車集中亮相,概念車多達38款,更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發車多達10款,而上一屆車展還只有1款。其中,全球首發車包括豐田歷史上第一次在中國首發的“卡羅拉”、天語SX4、邁巴赫62S、兩廂伊蘭特等。戴—克、寶馬、大眾、豐田、福特、通用等跨國汽車巨頭旗下所有豪華車品牌都悉數到場,並全部以國際A級車展的強大陣容參展,使本屆車展足以和國際頂級車展媲美。

  業內認為,正是中國汽車市場表現出的巨大潛力,使北京車展受到跨國汽車巨頭的重視,紛紛將全球首發車拿到中國來,而不是隨便拿個車來“拉拉皮、改改名”。專家預測,到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這個看似誇張的數字,卻意外地沒有受到任何質疑。汽車廠家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分割這1000萬輛的大蛋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屆北京車展成為跨國巨頭的“點兵場”。

  據瞭解,豐田野心勃勃地希望在2010年佔領中國10%的市場份額,即銷售100萬輛;大眾也希望重新奪回失去的“領土”,並公開宣佈,其已將北京車展取代原來東京車展的地位,升級為亞太地區唯一的全球A級車展;穩坐中國銷售冠軍寶座的通用更是不甘示弱,恨不得將其所有成功車型都搬到中國市場上銷售;克萊斯勒集團首次在中國展示道奇品牌;甚至一向以全球標準統一著稱的寶馬、奔馳,也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了520Li、梅賽德斯—奔馳S300加長版。

  全球的汽車廠家心裏明白,對於北京車展的重視,就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對於展位的爭奪,就是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爭奪。隨著中國消費市場逐漸成熟、競爭的日益加劇,此次北京車展將作為“分水嶺”,今後越來越多的新車將選擇在中國市場首發,跨國巨頭開始放下身段,以全力以赴的姿態來“討好”中國消費者。
  
  年底車市將現最低點

  當然,對於消費者而言,車展無疑是年底購車的重要參考,新車無疑是車展最受關注的車型。本屆車展正值歲末,成為不少即將于明年上市的新車亮相的機會,新車發佈的數量高達92款。其中包括將在上海大眾投產的斯柯達歐雅、一汽—大眾明年上半年將推出的“邁騰”、長安福特馬自達明年投產的S—max、一汽豐田卡羅拉等。此外,江淮瑞風、長豐、比亞迪、海馬等也都推出了新款車型。

  業內普遍認為,北京車展將加速釋放目前潛在的消費潛力,成為年底車市最大助推力。全國乘用車聯席會預計,11月份乘用車市場將繼續增長,預計銷量可達到38萬輛左右,可能再創歷史最高水平。12月份銷量將突破40萬輛,所以,今年乘用車市場的高增長已成定局。

  但市場競爭仍在進一步惡化,價格戰隨著新車在北京車展上的密集投放而愈加慘烈。從上月開始,各廠家開始加大促銷力度,卻沒有廠家宣佈降價,這種做法可能一直要延續到年底。因此,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的汽車價格狀態將與去年十分類似,年底價格將出現最低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