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高: 中國勞動力仍有優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0 07:46:06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昇值,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讓中國勞動力成本是否還有優勢的話題再次成爲公衆關注的熱點。有人認爲,我們一直作爲招商引資“賣點”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消失。例如,中國紡織工人的平均工資是每小時0.69美元,而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僅爲0.40美元;在中國42個職業中,95%平均收入高於印度。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還有多大?能保持多久?對中國外資外貿有多大影響?就此,環球時報進行了調查。

  保持10年沒問題 

  日本通産省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勞動力的價格優勢依然非常明顯。這份白皮書是以勞動力成本在産品總成本中所佔比重作爲評價標準的,亞洲地區平均勞動力成本在産品總成本中所佔比例爲4%,而中國是3.5%。這說明,從亞洲整體水平看,中國勞動力成本依然處於較低的位置,大大低於亞洲平均水平。 

  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産業上,在一些高端行業、技術密集型産業上,勞動力價格同樣有著相當大的優勢。 

  劉岩曾經是美國矽谷中國工程師協會的主席,現在被美國矽谷一家光學公司派到中國武漢領導一個小組做研發。他的研發小組有十幾名專家,都是博士或碩士,公司給他們的年薪是人民幣15萬元。這在當地是很高的工資了,但劉博士自己很清楚,他在美國矽谷的同事年薪和這個數字差不多,但那是美元。 

  對於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專家們也投了贊成票。中國人民大學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包明華認爲:“中國勞動力價格優勢在短期內不可能消失。可以說10年至20年,最低10年內,中國勞動力價格優勢都不會消失。”

  外商計算的是綜合成本 

  當然,對於精明的跨國公司經理們而言,他們看的不僅僅是絕對工資的高低,他們計算的是綜合成本。 

  黃曼麗女士是美國一家高檔時裝公司的亞洲區總監,她的公司在中國、蒙古、越南、馬來西亞總共建了8家服裝廠,其中4家在中國內地,産品全部出口美國市場。談到勞動力價格與成本,黃女士說,如果不是爲了避開美國針對中國的紡織品進口配額限制,她會把亞洲的加工點全部放在中國內地,因爲中國工人的性價比最高。她舉了一個例子,同樣一塊面料,中國工人能做出10件衣服,而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工人能做出8件,蒙古的工人祗能做出6件,大量原料被殘次品消耗掉了。中國工人不僅節省原料,工作節奏也更快。綜合算下來,還是中國工人創造的利潤更大、成本更低。 

  總結十幾年的經驗,黃女士認爲,和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工人有很多優點,例如:中國工人特別是紡織女工個個心靈手巧,經過短期培訓就能成爲熟練工人;中國工人更加勤奮好學、更加有責任感,黃女士認爲這可能和中國的文化教育有關。說到教育,有不少人認爲,中國的應試教育雖有失敗之處,但對提高勞動力大軍的基本素質貢獻很大。 

  其實不止是紡織行業,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産生的一個巨大財富是,我們鍛煉和儲備了數以千萬計的技術工人,現在他們活躍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産業帶。一個昆山的台資老闆曾對記者說:“我們做的雖是電子行業高端的液晶顯示設備,但生産綫上的業務骨幹都是年輕人。大陸的教育使他們的基礎知識很扎實,儘管學歷不高,但大家都吃苦上進,和台灣的年輕人大不一樣。” 

  長期還要靠技能優勢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中國勞動力的成本優勢正在被削弱,如果中國勞動力整體素質沒有隨産業結構調整而及時調整,外資將向新的“窪地”流動,比如南亞、東南亞等地。 

  印度是中國競爭國際資本的一個强勁對手。據美國默瑟人力資源咨詢公司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同等勞動强度下,中國工人每年比印度多掙500美元,管理人員年薪甚至比印度高出一倍多。預計到2030年,印度年輕勞動力的儲備量將超過中國,而且印度勞動力普遍具備較高的英文水平,印度在基礎教育方面也不遜于中國。 

  更爲重要的是,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沒有放弃在製造業領域與中國比肩的念頭。在這種情况下,許多印度媒體及學者都非常熱衷于比較中印兩國的勞動力優勢,祗要有中國在涉及外資環境或是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相關報道,當地媒體便會紛紛轉載,爲印度最終“趕超中國”獻計獻策。 

  越南的競爭力度也很大。越南有8000萬人口,是東南亞僅次於印尼的人口第二大國。和中國工人相似,越南工人勤奮、守紀律、有進取心,幷且價格低廉,平均月薪一般爲20—40美元。 

  一些勞動强度大、技術含量低的製造業會首先作出反應。耐克公司海外工廠的遷移就是一個典型。原先印尼是耐克鞋的一個重要生産基地,後來由於印尼政局不穩,耐克公司把生産基地逐漸遷移到中國。但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水電等方面的成本上昇,耐克公司又開始把大量訂單投給其越南的工廠,幷計劃在越南建立耐克鞋的最大海外生産基地。 

  對於如何面對挑戰,專家們給出的結論很一致: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産業結構的調整,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昇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中國經濟從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産業調整的一個機會,也是中國勞動力提昇自身價值的機會。今後,中國不會缺少勞動力,但會缺少高素質的技術工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