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08年大選 馬英九面臨三大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0 15:28:21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北高選舉國民黨一贏一輸,表面上維持平盤,但深究得票狀況,國民黨可算挫敗。

  聯合報指出,高雄市長選舉,黃俊英輸在終點線前,走路工事件可能有關鍵性影響;然而黨中央反應慢半拍,沒有給予黃俊英足夠的火力支援,第一時間就要消毒的事,馬英九卻遲遲不敢為黃俊英背書,放任陳水扁遊走選罷法邊緣放毒。

  台北市國民黨也沒有贏。郝龍斌只拿六十九萬餘票,即使加上宋楚瑜的五萬多票,比馬英九上次的八十七萬票,差了十三萬票;市議員選舉無論是得票率、席次,泛藍都雙雙衰退,雖然郝龍斌仍進了市府,但各種數字所顯示的警訊,國民黨不能不重視。

  選戰結果如此,馬英九算是挫敗。這顯示國民黨招式用老,光靠“清廉”一招半式走天涯,未必能過關斬將,藍軍必須再充實論述內涵,策略上也要保持更大彈性。

  政治激情消退,法律事件再度躍上檯面,特別費將困擾馬英九;而倒扁無力也會像一縷幽魂,不斷纏住馬英九。無論是特別費事件或走路工事件,都顯示馬團隊危機處理有待改善,專任黨主席後,馬英九不能再迴避國民黨體質改善的問題,這是他的第一個挑戰。

  扳不倒氣若游絲的民進黨,馬英九的領導風格會受到質疑,“明星握手會”在南部顯然不管用,民眾需要更深入地“搏感情”;馬英九一定要進政治廚房,學習與三教九流相處,否則連系、王系、本土派或地方山頭伺機出手,都將危及權力中樞,這是他的第二個挑戰。

  在泛藍整合上,雖然宋楚瑜已經宣布退出政壇,但十九席的親民黨,在“立法院”仍有關鍵影響力,沒有橘軍的配合,泛藍仍是實質少數。選前“馬宋密會”重創國親互信,後續效應持續發酵,如何修補兩黨關係,是馬英九的第三個挑戰。

  當馬英九氣勢不夠強,泛綠見縫插針的機會也會增多,無論是“組閣”、人事同意權或軍購案等政治議題,陳水扁都會出手撩撥互信不足的泛藍。或許短期之內,泛藍仍然無人能取代馬英九的地位,但“總統”之路層巒疊嶂,勇腳馬還要再加把勁。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