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中印巴經貿合作具戰略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7 10:05:46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文匯報》今天發表一篇署名文章說,11月21日至2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了友好訪問。在訪問取得的諸多成果中,經貿合作無疑是重頭戲。不過,細心的人們也注意到,與中巴之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相比,中印之間只是簽署了“促進投資與貿易協定”。這樣的狀況無疑折射了目前中國與南亞國家關係的微妙差異。 

  區域經濟合作力度呈加大趨勢 

  文章說,近年來,世界經濟關係呈現出一個新趨勢:全球化進程受阻,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今年7月,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擱淺,雖然目前各方都在呼籲重啟這一談判,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還存在許多結構性的問題有待解決。在此情況下,雙邊經濟合作機制便顯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巴自由貿易協定即是產生於這一背景下。這個協定的簽署,意義是多方面的。正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的,它不僅有利於拓展兩國經貿合作領域,而且有助於鞏固和發展中巴全天候友誼,為雙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增添更加豐富的內涵。顯然,這樣的結果對於中國與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具有示範作用。 

  中印經貿合作有待升級 

  文章指出,其實,相對於中巴,中印之間的經貿合作空間無疑更為廣闊。中巴去年的貿易額為42億美元,而中印卻達187億美元,考慮到這個數額是在受限於諸多政治因素的情況下取得的,中印之間經貿往來的空間其實遠不止於此。毫無疑問,如果中印能夠像中巴那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兩個正在迅速崛起、人口總量達24億之巨、且經濟互補性很強的大國的發展規模和前景,其意義怎麼說都不為過。 

  其實,在胡錦濤主席訪問印度前夕,關於中印之間是否會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猜測一直在流傳。現在看來,兩國之間的自由貿易進程還任重道遠。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對待這一協定的態度還有所保留,它既擔心放開投資會增加中國對印度的“滲透”與“控制”,也擔心自由貿易會使中國商品的競爭優勢大幅擠佔印度的產業空間。結果是,雖然目前兩國仍在進行貿易談判,但其直接目標並不是建立自貿區,而是進行“區域貿易安排可行性研究”。 

  勿庸諱言,中印之間一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的輕工產品會大量佔領印度市場,印度的軟件產業也會對信息產業造成顯著衝擊。但是,一則自貿協定的安排是分階段進行的,這將給雙方迎接挑戰留下緩衝期,此次簽署的中巴自由貿易協定就分兩個階段進行;二則,在全球化大趨勢勢不可擋的情況下,如果總想通過關稅壁壘逃避競爭,不但很難堅持下去,而且也不利於自身的發展。 

  中印巴合作是支撐南亞和平的三根柱 

  文章說,其實,經貿關係固然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但反過來,經貿關係的加強也會對政治關係產生正面效應。當前,國際關係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對國家間政治關係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強。這在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中都有突出的體現。因此,如果說中巴自由貿易協定得益於雙方的政治關係的話,那麼,中印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經濟上相互依賴的程度,增強政治上的互信,帶動雙方關係的全面發展。 

  當然,我們也不必諱言中巴關係對於中印關係的複雜意義。一位印度學者曾對中國記者說,中巴關係對於中印關係的影響不亞於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爭議。不過,應當看到,一是中國在南亞問題上一直致力於促進印巴的和解與信任,此次胡錦濤主席再次重申,中國將在印巴關係中“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在南亞地區不謀求私利;二是如果中印能提高經貿合作的等級,那麼在中巴關係已經是“全天候”的情況下,就可以借助中國的中介作用,實現與巴基斯坦的間接良性互動。如此一來,中印巴之間的三對關係,就會成為支撐南亞和平、穩定與發展的三根柱子,其意義無疑是戰略性的。 

  文章表示,這樣的設想是有相當的事實依據的。從地理上看,中國西部城市與南亞港口的距離要比離中國東部港口近得多。在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幾年前就已確定的情況下,如果中印巴能夠建立“中國西部-南亞貿易長廊”,前者就等於多了一個近距離的出海口,後者則平添了一個經濟發展的巨大縱深腹地。如此一來,南亞的區位優勢就與中國西部的發展優勢結合在一起,其意義無疑對於該地區來說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一旦這個被譽為“喜馬拉雅經濟圈”的經濟合作地帶形成,不僅對於本地區,對於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南亞目前存在著的許多問題,比如部族衝突、恐怖勢力甚至克什米爾問題,都與該地區的貧窮和封閉有關。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良好的經濟發展有助於人們把衝突能量轉化為對財富的追求。當然,這樣美好的願景能否實現,還有賴於各國政治家的胸懷、氣魄和膽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