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望顏: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6 10:44:00  


曾望顏為石岐西山寺所題寫的山門:“西山第一峰”。
曾望顏于同治二年(1863年)為襄廷所撰一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曾望顏,一個對石岐人來說無比熟悉的名字。他是香山員峰人,為孔子學生曾子的後裔;他善詩文,工書畫,筆下蘭石極秀勁之致;他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榮寵於一身,從此鐵肩擔道義,再無返顧。

  曾望顏(1790—1870),字瞻孔,號卓如,香山員峰人,隨父富業學館啟蒙,以童生試獲首名補入邑學,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已卯科以第十七名中舉,道光二年(1822年)以壬午科殿試二甲第十名入仕,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旋補用江南道監察禦史,署河南道事,掌山西道事,轉授刑部給事中,兼署戶部給事中,遷任光祿寺少卿、太常寺少卿,晉順天府尹,擢福建布政使,護理福建巡撫,代辦閩浙總督,調署四川總督。同治四年(1865年),又被召入京授內閣侍讀學士。後以年老辭官歸粵,同治九年(1870年)卒于城南裏第,年八十有一。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望顏自福建解職返鄉,倡議並捐資重建了香山鐵城西山仁壽寺(今石岐西山寺)。除重建碑文及“西山第一峰”山門外,他還為該寺題寫了楹聯:山小豈無雲出岫,台高還有樹參天。曾望顏曾在此處攻讀詩書,而後入仕,雖數經沉浮,終不改雄心,此聯即為其明志之作。

  立腳怕隨流俗轉 留心學到古人難

  曾望顏一生剛正嚴毅,鐵骨錚錚,知而無不為,時稱為“曾鐵面”。時任戶部尚書英和、吏部侍郎湯金釗為之評曰:“此必能自立,不肯苟徇流俗者”。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望顏所上奏的整飭科場十四條為道光帝所採納,而得任光祿寺少卿、太常寺少卿等職。其任京卿時,“遇事敢言、指陳曉暢”,而深得道光等帝所器重;而身處地方,則是赤心向公,勵精圖治,更是為地方百姓所擁戴。

  咸豐六年十二月(1856年),曾望顏被任命為陝西巡撫,以救弊補偏為急務。至咸豐九年(1859年)轉署四川總督,其在陝兩年,整頓戎政,實行保甲,修築寨堡,擒治流匪,社會民生得以穩定;又以“漢、回皆國家赤子,只分曲直,何分彼此治之”,化解漢、回訴訟紛爭,並斬殺漢人巨惡,回人皆謂:“自林文忠後僅見此人,我雖與漢人世仇,但曾撫軍在,不可生事負恩德”,民族關係遂逐漸平和。及至光緒六年(1880年),甘陝總督左宗棠以曾望顏在陝兩年政績卓著、陝民感慕而奏准在國史館為其立傳,並建立專祠,以供後人仰止。

  曾望顏以清正廉明自持,“勤於官事,校簿書恒至夜分,服飾一如秀才時”。其數次被貶,乃因“性過剛,故不合時宜”。其中年後作有一聯“立腳怕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流傳至今,實為其從政數十年之最佳寫照。
   
  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道光年間,是中國及其民眾由封閉狹隘逐漸走向豁然自由的關鍵性年代。在那個年代,中華數千年的本土文化與西方外來的科技文明進行了最直接最全面的碰撞和交鋒,新或舊、取或舍、破或立乃至放或禁,都成為爭論的焦點。在這些爭論中,曾望顏站在了保守的一邊,一肩擔道義,一手著文章,為維護中華本土文化及統治的相對純粹而勉力相爭。

  道光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1838年5月15日),吏科給事中陶士霖上《奏請敕將囤販吸食鴉片之犯議加重典以除積弊而保民生折》一折奏請查禁鴉片,認為“非議以重刑不能挽此積重之習”,“將囤販、吸食鴉片各條例從重議加罪名”。這是鴉片嚴禁論的首發者。至道光十八年閏四月初十日,鴻臚寺卿黃爵滋向道光帝呈進了著名的《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陳述鴉片的流毒禍害,反對弛禁,主張嚴禁,並“重治吸食”。道光帝當天即諭令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及全國各省督撫,對黃爵滋所奏“各抒所見,妥議章程,迅速具奏”,從而展開了一場全國性的禁煙大討論,也把鴉片戰爭前的全國禁煙運動推向了最高潮。道光十九年五月初五日(1839年6月15日),道光皇帝批准頒佈了由軍機大臣、大學士敬敏等會議草擬的《嚴禁鴉片章程》,嚴禁鴉片從此成為清政府的最高決策,並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

  可以說,將嚴禁鴉片以最高決策的形式規定下來,全國範圍內高壓遏制鴉片的流毒,不失為清朝統治者的一種英明手段。但是,如果因為嚴禁鴉片而閉關絕市,則是一種因噎廢食的做法。因此,在鴉片嚴禁派內部又出現了閉關禁海絕市和保護合法貿易之間的爭論,其中最突出者為曾望顏和林則徐的“御前之爭”。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中進士,選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授職編修,在長達數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做過浙江道員,江蘇巡撫等官。他關心社群民生,刻苦自恃,銳志興利除弊,一時賢名滿天下。

  由《香山明清檔案輯錄》有關史料可知,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40年1月15日),曾望顏呈上了關於奏請封關禁海並將澳夷互市貨物定以限制的條陳,提出“制夷要策首在封關”,且“封關之後海禁宜嚴”,“除口內往來船隻不禁外,其餘大小民船,概令不准出海,即素以捕魚為生者,亦止許在附近海內捕取”,所有對外貿易均應斷絕,“無論何國,不准通商”。清廷將此奏摺下發廣東大吏議奏。道光二十年三月二十六日(1840年4月27日),林則徐聯同廣東巡撫怡良、水師提督關天培等人上了著名的《復議曾望顏條陳封關禁海事宜折》,奏駁曾望卿的主張:首先要區別對待對外貿易,不宜“概斷各國貿易”,應“以夷治夷”,“使其相間相睽,以彼此之離心,各輸忱而內向。”其次,“惟是大海茫茫,四通八達,鴉片斷與不斷,轉不在乎關之封與不封。”最後,禁絕出海也是不明智的,“緣廣東民人,以海面為生者,尤倍於陸地,故有‘漁七耕三’之說,又有‘三山六海’之謠,若一概不准其出洋,其勢即不可以終日。”在這本奏摺上,林則徐嚴禁鴉片並保護合法貿易的思想表露無遺,對曾望顏封關禁海這一主張進行了毫無保留的批駁。然而,隨著虎門銷煙後中英關係的日趨緊張,道光帝最終下令完全斷絕了中英貿易,而後鴉片戰爭接踵而來,中國再次坐失扭轉局勢繼而奮起之良機。

  鴉片戰爭是自古未有的巨變。在鴉片戰爭中,西方諸國以“鴉片”和“大炮”兩種不文明的手段,強行打開了中國落後和封閉的大門,而使中國社會各階層陷於痛苦、迷惘和困頓。終道光朝三十年,處處充斥著鴉片、掠奪、鬥爭、變革及妥協的氣息。面對道光年間西力東漸的威脅,既有林則徐等應變圖新者主張師夷長技,變古便民,亦有如曾望顏等封建守舊派主張閉關自守,禁絕外貿。儘管其主張是對立的,智愚迥異,但畢竟都是民族危難時憂患意識的集中體現。“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一聯乃曾望顏于同治二年(1863年)為襄廷所撰,也恰恰寫實了其本人在那烽火歲月裏為自身所堅持的道義而呼籲奔走的心情,豪邁氣概,一覽無遺。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在中國走向近代化、融入世界大潮的過程中,上至整個中國社會大環境,下至哺育了曾望顏及百年後一代民主革命鬥士孫中山的香山地區,都是在其無數子民前赴後繼的探索、奔走、實踐中,在經歷了痛苦、迷惘、困頓後,才最終打破閉關鎖國的格局,走出封建閉塞的樊籠。如同三萬里河東入海,好似五千仞嶽上摩天。也許,有的因包容和開放而得以流芳千古,如林則徐;有的因抗拒和封閉而為歷史所湮沒,如曾望顏。歷史有其自身的邏輯,將平等地看待每個人。但中國亦正是在此一路坎坷、一路風雨中舉步前進。時至今日,我們不應忘卻如曾望顏等人留給我們的背影。  

  作者:巫曉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