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正:此刻就替國民黨發訃告,恐怕過早了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16:24:27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聯合報昨天發表退休外交官陸以正的文章說,在陳水扁大拋“正名、獨立、新憲”為綠營拚選舉的時候,國民黨內卻似暗潮洶湧,內鬥方殷。我與大多數朋友一樣,對今日國民黨空前未有的危機,憂心忡忡。

  但正如馬克吐溫讀到他自己訃聞時的名言:“說我已死的新聞,略為早了一些”。此刻就替國民黨發出訃告,恐怕也過早了些。

  無可諱言地,在馬英九短短一年九個月黨主席任內,許多人對他有無果斷精神、政治敏感度、與做領袖的才具,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其實不止黨員,更多泛藍群眾都有恨鐵不成鋼的抱怨。特別費案爆發後,馬先則過於大意,後來又過份焦慮,以致與侯寬仁檢察官應訊時,說詞前後不一。捐出巨款不但沒有效果,反生負面作用。這些失誤,我想他自己必有深刻瞭解與檢討,無庸他人辭費。

  二月十三日特別費案遭起訴,馬英九憤而宣佈參選“總統”。我想這主意雖在他胸中孕育已久,仍是當機立斷的決定。它透露的訊息是,從那刻起,馬已經告別“法律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政治人”了。此後包括春節三個多星期內,作為已正式投入大選的候選人,“馬不停蹄”地南北奔波,有無效果雖是另一回事,至少顯示他正努力改變被人視為“乖乖牌”或“好人無用”的形象,值得鼓勵。

  國民黨內部其實不止“挺馬”與“挺王”兩派,弄得不好恐怕還有“迎李”派存在。榮譽主席連戰出境前,“連馬王三人會”達成的六點共識,雖然卑無高論,其中黨務系統嚴守中立,與雙方幕僚不得對外放話兩項,多少有點澄清氣氛的作用。可惜馬管不住有些幹部,以致功虧一簣。今後如何約束自認為是他“核心幕僚”的驕橫之氣,是他必須面對的問題。

  從陰曆過年到現在,陳水扁與民進黨天王幾乎壟斷媒體螢幕與版面,也使泛藍支持者覺得很窩囊。但大家不可忘記,國民黨的支持並非來自號稱一百餘萬領有黨證的黨員。像陳、謝、游、呂那樣曾經混跡在國民黨裏的投機份子,恐怕仍不在少數。各種公開或不公開的民意調查,都可證明泛藍選民的構成份子極為複雜,中堅人物主要是關懷“國事”的智識份子、沒有半點政治細胞的家庭主婦、和不能再忍受貪汙腐敗的陳水扁一家的省籍同胞。

  他們不在乎馬英九和誰搭配競選,更不理會民進黨那些立委睜眼說瞎話。挺馬群眾最大特點就是他們有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台灣民主到了今天,盲目追隨領袖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泛藍群眾所要求的是馬跟著他們走回民主制衡的道路,他們也不管什麼“內閣制”或“總統制”,只要有一個清廉守法的政府,能帶領台灣回到民生均富的理想就夠了。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