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先驅導報:中川言論頗能代表日精英主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6 14:38:48  



  其三是日本的“周邊心態”,因為在歷史上中國曾是東方文明的中心,日本擔心由於人口超過日本10倍、國土超過日本25倍的偌大的中國的崛起,日本將在東亞地區再次被“邊緣化”。比如,擔心“日本將來會成為中國的一個省”的說法,筆者已經多次從普通日本人口裏聽說過。

  日本外交支柱嚴重歪斜

  正是上述的危機意識、等級觀念及周邊心態,促使日本一部分政治家不願正視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現實,認為只有通過加強與“等而上”的美國之間的同盟關係,才能使中國繼續停留在“等而下”的地位,防止日本在東亞地區被邊緣化。日本評論家增田俊男對日本作出上述戰略選擇作了這樣的描述:“在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軍力方面與美國匹敵。誰同擁有世界最大軍力的美國對抗或對著幹,必須花費驚人的代價和精力,犧牲自己的國民,到頭來只能落得毀滅的下場”。因此,對日本來說“沒有比與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力的美國合夥更有效的戰略了”。 

  但是日本不少有識之士認識到,“如果認為美國加強駐日美軍基地的功能會使日本的防衛得到加強,那就大錯特錯了。美軍不是為了守護日本免遭軍事危機而駐留日本的。美國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認為有必要對日本實行軍事佔領和支配而駐軍日本的”。日本精英界普遍認為,儘管日美安全條約體制對日本至關重要,但如果不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和平共存,日本自己在21世紀就不可能發展。

  從政治、價值觀、傳統的經濟聯繫等角度看,日本屬於“西方國家”,而從地理、文化、人種、經濟聯繫新變化等角度看,日本不能不是一個亞洲國家。日本外交本來需要兩大支柱,一是對美外交,二是對華外交。然而,在小泉執政時期,這兩大支柱出現了極大的不平衡,日本的外交結構出現了嚴重的歪斜,已經給日本自身的利益造成了很大損害。曾經努力加強日美同盟的前首相中曾根,也沒有像小泉這樣鼠目寸光和失去平衡感。中曾根說:“不去美國或不去中國都不能搞好外交,我和裏根關係很好,和胡耀邦也是特別好的朋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