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預防腐敗局醞釀已久 反腐格局或將大調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5 15:06:56  



  國家預防腐敗局的職能

  每一個國家機構,包括黨的機構,都有一個職能的“法定化”問題。“國家預防腐敗局的實質內容有多少?實體的工作內容和方式究竟是什麼?與其他同類機構在職能上如何劃分?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預防腐敗的目的?”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董和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連提出了數個問題。

  董教授分析說,香港廉政公署是通過實質的追究,發現制度漏洞,警示政府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我們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首先要解決的是這個機構的工作內容、方式,以及與同類機構發生衝突時如何解決,最後是與其他國家機構活動的銜接問題。

  中央黨校王貴秀教授認為,腐敗現象多發與我們的體制有關,現在的問題是一把手的權力太大,且不受監督制約。腐敗分子未落馬前,在主席臺上講反腐敗問題一套套的,有人寫了一本書叫《腐敗分子論反腐敗》,很有諷刺意味。因此,預防腐敗的關鍵問題是要有一個好的體制,正像小平講得那樣,預防腐敗要靠制度,“好制度使壞人變成好人,壞制度使好人變成壞人”。一個人本來好好的,但一到這個體制裏面就得幹壞事,否則就會被擠出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建立一個伸手必被捉的制度,官員個人財產申報制度是關鍵。”王貴秀說。

  儘管關於國家預防腐敗局的職能還沒有明確界定,但根據中紀委副書記幹以勝關於預防腐敗工作的“四個方面”理論,國家預防腐敗局未來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加強對幹部的教育,使黨員領導幹部增強廉潔自律的自覺性;二是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水準;三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包括對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四是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認真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所規定的義務。

  一位參加“國家預防腐敗局”課題組的專家介紹說,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看,國家預防腐敗局的職能其實是一個整合,就是把以前分散在其他機構和部門的職能,整合到一個新的機構來,本身並沒有新增加的內容。譬如,紀委系統的宣教室、黨風室、糾風室,檢察系統的預防犯罪部門等。問題是,職能整合了,機構和人員是否也整合?如果國家預防腐敗局放在中紀委下面,那麼,中紀委原有的宣教室、黨風室、糾風室,就可能被合併到國家預防腐敗局,包括人員。如果國家預防腐敗局放在國務院下面,又涉及和監察部的職能劃分問題,涉及與監察部的關係問題。另外,國家預防腐敗局成立後,分散在其他部門的預防機構,譬如檢察機關的預防犯罪部門,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在多個預防部門存在的情況下,國家預防腐敗局如何統領這些分散的預防力量?牽一髮而動全身,職能的整合必然涉及機構編制等問題。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都是中國反腐敗格局的大調整。

  反腐敗與國際接軌

  中國反腐敗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中國的反腐敗已經與國際接軌。“反腐敗與國際接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成員國的義務;二是加強國際合作;三是借鑒國際上預防腐敗的先進經驗。”《制度反腐敗論》作者、中國社科院博士後許道敏介紹說。

  中紀委副書記幹以勝在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組建“國家預防腐敗局”是認真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所規定的義務,是落實公約的一個具體舉措。據許道敏介紹,2005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我國政府簽署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公約強調了“更加高效而有力地預防和打擊腐敗”的反腐敗宗旨,創設了腐敗犯罪所得資產的追回措施,規範了反腐敗的國際合作內容和方式,包括司法協助、引渡、被判刑人的移管、刑事訴訟的移交、執法合作、聯合偵查和特殊偵查手段等條款。

  “國家預防腐敗局成立後將會依照國外成功的有效經驗來運作。”許道敏認為,“外逃貪官被遣返回國受審,是典型的國際合作。隨著反腐敗國際合作的增多,中國的反腐敗正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做法。以美國為例,儘管美國官員中的腐敗行為仍時有發生,但美國嚴密的制度對預防和減少公職人員職務犯罪發揮了重要作用。重要的是關於財產申報的規定。美國於 1965年頒佈了《政府官員及雇員道德操行準則》,對各類高級官員及其配偶、子女的財產申報作了規定。1978年美國國會又頒佈了《政府行為道德法》,1989年修訂為《道德改革法》。對財產申報問題作了全面而系統的規定,堪稱財產申報立法的典範。此外,美國《廉政法》也規定政府有關官員必須填寫財產和收入申報,逾期不報,將被司法部起訴。而縱觀美國的廉政立法,大多是預防性規定,而不是懲罰性規定,是一個以事前防範為主的廉政立法體系。這反映出美國社會對治理腐敗的基本態度是避免腐敗事件的發生,防患於未然。這對我們很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