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家:分裂沒有穩定、台獨沒有和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5 12:27:38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登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周志懷的文章說,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界委員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四點意見。這四點意見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展現了追求整個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大格局,對兩岸關係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力爭兩岸關係長期和平穩定 

  文章分析,胡錦濤在“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中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潮流。”此後,胡錦濤又相繼就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論述。“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成為2005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與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會談時的重要議題。2006年4月在會見參加兩岸經貿論壇代表時,胡錦濤又首次明確提出了兩岸關係的“發展主題”和“根本目標”的重要論述,強調:“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成為兩岸同胞為之奮鬥的目標!”上述重要論述,是胡錦濤以和平發展觀統領兩岸關係發展與祖國統一進程的集中反映,是大陸制定新時期對台政策的根本思路和指導今後對台工作的科學發展觀。

  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觀的核心是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在堅決反對與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同時,以兩岸人民利益為依歸,持續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真心實意地做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工作,從而實現兩岸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和共創雙贏,為祖國最終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胡錦濤構建和平穩定兩岸關係的重要思想,是基於對國內和國外兩個大局發展進程的深刻把握,是中國對內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對外堅持和平合作、構建和諧世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力爭兩岸關係的長期和平與穩定,與中國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它對維護和延長我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爭取一個比較長的和平時間,並要利用這個時間,搶這個時間,來建設自己的國家。”黨的十六大也提出“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觀與鄧小平的爭取和平時間發展自己以及黨的十六大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和平與發展的關係密不可分

  文章說,確立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主題與目標,是主導兩岸關係歷史進程的重大舉措,這對我們妥善處理複雜多變的兩岸關係,從總體上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趨勢,推動兩岸關係健康發展十分重要。2005年3月,胡錦濤在台灣局勢發生重大複雜變化,島內“台獨”分裂活動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以獨到和睿智的戰略眼光,指出“兩岸關係中出現了一些有利於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新的積極因素,台海緊張局勢出現了某些緩和的跡象”。這一分析與判斷,對引導其後兩岸關係發生的一連串轉折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有些問題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總之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認為形勢惡化到多麼嚴重的地步,不能把我們說成處在多麼不利的地位。實際上情況並不儘然。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善於把握。”胡錦濤在紛繁複雜的台海局勢中,高屋建瓴,善於把握,適時確立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主題與目標,充分反映了他主導祖國統一歷史進程的恢巨集格局以及歷史感和責任感。

  在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觀中,和平與發展的關係密不可分,和平是實現兩岸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基本前提,失去和平,不僅難以繼續進行經濟建設,而昔日的發展成就也將毀於一旦。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而發展又事關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繁榮,是促進兩岸和平的重要基礎。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觀的提出,反映了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完全符合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歷史潮流。

  胡錦濤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論述,是對鄧小平和平共處原則在新形勢下的靈活運用與發展。鄧小平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會見外賓時就指出,“和平共處的原則不僅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而且在一個國家處理自己內政問題上,也是一個好辦法。”胡錦濤從國家與民族的整體和長遠發展考慮,積極謀劃兩岸人民和平共處,努力營造兩岸和平發展的內外環境,隨著兩岸和平發展思想的深入人心,珍惜和平發展、謀求和平發展勢將成為島內的主流價值和共同追求。

  和平穩定發展趨勢持續增強

  文章指出,為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兩岸和平發展思想,大陸做出了積極努力:一是努力擴大兩岸共同利益,讓台灣能夠分享祖國大陸和平發展的成就。2005年以來,大陸相繼出台一系列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政策措施,並積極兌現承諾,有力地推進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二是努力拓展兩岸實質性對話。在兩岸政治對話一時難以恢復的情況下,大陸民間航空組織積極就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和開辦專案包機的技術業務性問題與台相關組織進行協商並做出了框架性安排;兩岸旅遊民間組織也就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展開了技術性磋商並取得積極成果。這些實質性對話與協商反映了大陸不以政治分歧影響經濟交流與合作的一貫立場。三是努力增加兩岸關係的可控性。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趨勢雖在持續增強,但“台獨”分裂勢力謀求“台灣法理獨立”的冒險活動並未有所收斂。對此,大陸不僅持續加強與台灣反對“台獨”和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的交流與對話,也對可能發生的“台獨”冒險活動自始至終保持高度警惕,防止重大“台獨”事變的發生。從這個意義上說,胡錦濤的和平發展觀又是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堅定基礎的。分裂沒有穩定、“台獨”沒有和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的思想在胡錦濤的和平發展觀中同樣是十分清晰的。

  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觀,進一步深化了大陸的對台政策內涵,使新時期對台政策更具魅力,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堅持用和平發展觀指導新時期大陸對台工作,必將對推進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與良性互動,對於構建新型兩岸關係產生十分深刻而重要的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