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明報》今天發表題為“香港區兩會代表 須改產生辦法”的社論,指出隨著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昨在北京召開,本屆全國人大、政協會議亦踏入最後一年,兩會代表大換班接踵即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和政協委員的產生,勢必牽動港人關注。
社論指出,回歸10年,香港和內地關係由“井水不犯河水”轉為追求經濟融合,互利雙贏,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角色也出現了巨大變化,如何令港區人大代表的選舉得到港人廣泛認同,如何令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產生更具包容性,已成為香港必須解決的政治課題。
香港回歸前,無論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都毋須經選舉產生,他們當時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北京和港英當局鬥爭時的統戰工具。回歸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產生辦法有變,由一個親北京人士為主的小圈子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以目前的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來說,其選委成員包括曾參加香港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會議的人士、香港居民中的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第二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裏的中國公民和特首,總共990多人。
社論表示,循這樣的選舉方法產生的36名港區人大代表,是否能夠真正代表及反映港人利益,回歸以來一直受到香港社會質疑。不過,回歸之初,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奉行“井水不犯河水”原則,中央政府為了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強調香港是行政主導,只有特首一個權力中心,不但內地官員在香港問題上謹言慎行,就連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亦沒有了聲音。他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是一個只會作出政治表態的花瓶,其作用最多也只是幫助在內地遇到困難的港人。
然而,03年後,CEPA和內地旅客自由行先後實施,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發生實質變化,雙方在金融、經貿、旅遊、環保、大型跨區基建、食物安全等多個領域的互動日趨密切,雙方關係亦由回歸之初的“井水不犯河水”轉為追求經濟全面融合。在這種變化中,本來就不常與內地打交道的特區政府 官員顯得力有不逮,對內地官場文化和政府運作更是非常陌生。
社論分析,如此情勢,相對較為了解國情,在內地有自己的溝通渠道、人脈關係亦較豐沛的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無疑可以扮演新的角色。今年兩會召開之前,胡漢清、譚耀宗、王敏賢和王笏鳴等4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發起提案聯署,建議粵港兩地政府進一步提高兩地的環保數據透明度。這既體現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內地政治架構中表達港人利益,又顯示了他們希望在不違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前提下,重新確立自己在香港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正因如此,港區人大代表的選舉和政協委員的產生,對香港的政治生態變化,尤其是民主政治發展有全然不同的意義。改變目前的人大代表小圈子選舉方式,甚至以直選方式讓港人選擇自己在國家議事堂上的代表的機會,正擺在港人面前。香港的公民社會遠較內地成熟,亦沒有內地人大代表在縣鄉兩級直接選舉這一程序,香港完全可以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國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而且,只有在認受問題上有所突破,港區人大代表才可能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社論稱,至於香港的政協委員產生是否同樣應當改變,答案是“當然”。在今年兩會的首次記者會上,內地的《中國青年報》記者就關注到內地如何完善政協委員的推選問題,雖然全國政協發言人吳建民的回答相當官式,僅表示“換屆的各項準備工作即將開始,全國政協將按照政協的章程規定,認真研究政協換屆的問題”。但這樣的答問已足以提醒香港巿民,香港的政協委員產生,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毋庸置疑,目前的港區政協委員的代表性和廣泛性遠勝回歸前,但其中部分人士年齡偏大,部分傳統左派人士亦難以反映香港社會主流意見。即使撇開與中央關係暫難改善的泛民主派 不談,香港某些對政治生活影響較大的專業和社福團體,亦沒有成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這就很難做到讓港區政協委員在內地政治架構中代表港人、完整並全面反映港人的訴求與心聲。內地有關部門應利用換屆的機會,妥善解決港區政協委員的年輕化、專業化和加強代表性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