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新版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 中國如何反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2 07:38:10  


資料圖:2006年4月4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中國赴蘇丹維和部隊先遣組25名成員在機場外的廣場集合。當天,中國赴蘇丹維和部隊先遣組乘飛機抵達喀土穆。他們將于5日前往蘇丹南部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近來,“中國威脅論”又衍生出新的版本:“中國在非洲實施新殖民主義”、“中國導彈威脅論”、“中國軍力威脅論”等甚囂塵上。美國副總統切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都公開指責中國的軍力發展“負面影響甚大”。 

  中國青年報報導,對此,中國國內媒體發出了自己的聲音。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和平發展道路的精髓就是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中國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筆者在英文網站搜索時,發現這句話被法新社所轉載,冠之以《溫家寶:中國需要世界和平持續發展》的標題。由中國領導人發出的中國聲音,是對“中國威脅論”的有效反駁。

  外交部發言人的談話是另外一個有效的管道。面對日本政客中川昭一“日本可能成為中國的另外一個省”的言論,秦剛反問道,日本,一個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二十五分之一、人口只相當於中國十分之一的國家,卻擁有龐大的軍費。中國的軍費只相當於日本的67%,中國的人均軍費只相當於日本的7%。一個無論是人口還是領土面積都比中國小得多的國家卻維持著如此龐大的經費,還在不斷地叫嚷“中國威脅論”,請問其真實目的何在?

  另外,面對“中國軍事威脅論”,《學習時報》刊載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的文章,表明中國不該用沉默對抗“威脅論”;《中國國防報》也於1月23日刊文批駁“中國航母威脅論”,指出外電炒作的水泥航母是博物館而已。

  在國際資訊流幾乎被西方傳媒壟斷的當今世界,我們如何做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很重要,這一點做的非常出色的有著名理論家鄭必堅先生。他近年在美國的演說,以及在《外交》季刊發表的長文,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的和平發展思想,一時間“中國和平崛起”、“和平發展”成了學界的流行辭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