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現實主義主導中美關係 利益相關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1 07:57:05  


毛澤東與尼克松35年前的一握手,奠定了中美關係的發展基礎。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1967年10月,準備競選美國總統的理查.尼克松在著名的《外交》雜誌上發表《越戰之後的亞洲》一文,文中寫道:“從長遠來看,我們簡直經不起永遠讓中國留在國際大家庭之外,來助長她的狂熱,增進她的仇恨,威脅她的鄰國。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使十億最有才華的人民生活在憤怒的孤立狀態之中。”

  三年多後,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以美國總統身份結束首次訪華。當天,中美在上海發表首個聯合公報,宣佈謀求中美關係正常化。

  東方早報發表長文報道,35年後的今天,一邊是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即將訪華談合作,一邊是美國情報高官宣揚“中國威脅論”,儘管小有波折,中美關係仍然堅定前行。

  最具戲劇性與震撼力

  “我們沒有理由成為敵人,我們哪一方都不企圖取得對方的領土,我們哪一方都不企圖支配對方。”在簽署中美《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的酒會上,尼克森說。他還引用毛澤東詩詞形容開啟新篇章的美中關係:“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轉瞬已是35年。“這是20世紀史上最具戲劇性與震撼力的重大外交事件之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教授說,“世界上兩個超級現實主義的大國,摒棄意識形態的巨大障礙,為了世界和平攜起手來。”

  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的方式是非常奇特的。美國還沒有與中國建交,而美國總統親自訪問北京。但尼克森與毛澤東、周恩來等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一起,正是用這種奇特的方式,共同打破中美兩國關係的“堅冰”。中美領導人通過會談發表公報,達成戰略諒解而結束中美對抗局面,使美蘇冷戰對抗的世界格局發生根本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