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二○○六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出席並主持頒獎,充分展示國家對科技工作和科學家努力成果的高度重視。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而更值得港人關注和高興的是,就在這一個國家級的科技獎勵大會上,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支志明出現在獲獎人行列,而且獲得的是最高殊榮之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據獎勵條例,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而“重大科學發現”的條件包括:前人尚未發現或尚未闡明、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得到國內外科學界公認。
社評表示,獎項自設立以來,得獎人有數學家華羅庚、導彈火箭專家錢學森、化學家唐敖慶、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古建築專家梁思成等,都是一等一的科學家和專家;而且,為了確保獎項的質素,一等獎在○四、○五年度均懸空未發。
由此可見,支志明此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成為全國兩位得獎人之一,實在是一項極大的殊榮,值得本港科技界及全港市民感到光榮和高興。
社評指出,支教授的獲獎項目,名為“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對一般市民而言,其內容無疑如“星球語言”,難於理解;據介紹,支教授的獲獎項目屬“仿生化學”,成果可用於藥物合成和精細化學品合成,在應用上具有經濟價值和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支教授獲獎的事實,在兩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啟示:一是本港科技工作者的出路和貢獻;二是本港科研工作的運作和發展。
本港的科研工作一向集中在大學,本港目前有八所大學,從數量上來說,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人數應該說是不少的,在資源、設備、資訊上也具備一定的條件;但由於其他條件所限,與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未必接得上軌,與內地的科研機構又處於隔膜狀態,形成了本港科研工作的格局只能是“小打小鬧”,舒展不起來。但這種狀態在回歸後已經有了根本的轉變,在“一國兩制”下,本港多位教授已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不少研究項目亦已參加到國家級的科學評獎活動中去,而且拿到了不錯的成績。事實是,本港科研工作的天地是寬廣的,絕不只囿限於香港,科研工作者必須要建立起全國、全局的心態,要爭取參與到國家級的大型研究計劃中去,開展與內地同行的交流合作,取長補短,聯手攻堅,未來是大有可為的。
社評認為,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在大學的科研撥款政策上,目前存在資源過於分散的弊病,其實,與其“利益均沾”,不如集中資源在一些已初具成果和具有發展前景的項目上,而且必須打破大學之間的門戶之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跨校研究,如此努力個幾年,不難可以出現更多的支志明,在國家科技獎勵活動中為港爭光,也為國家的科研事業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