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網絡民意直通兩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7 17:29:23  


  兩會臨近,“我有問題問總理”這類向公眾徵集建議的調查陸續出現在幾大網站的頁面上,吸引了大量網民投票或建言獻策。網絡民意的徵集已成為每年兩會前網絡媒體的慣例。

  觀察投票的結果不難發現,普通民眾關注的除了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穩定房價、教育公平等民生問題外,還有更多的票投向了反腐倡廉、構建和諧社會、縮小貧富差距、打擊商業賄賂等政治、經濟領域。網民的留言,既有對過去一年中政府工作的肯定,也有對一些問題的揭露和批評,還有很多人認真地寫下自己的分析見解,提出建議。

  通過互聯網徵集公眾對兩會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建議已非首次。去年兩會期間,還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通博客,在網絡媒體上直接與公眾交流,彙集各方意見建議,一時成為美談。

  網民們擔心提出建議“沒人關心”、“得不到回應”的疑慮早已打消。二零零五年的兩會總理記者會上,溫家寶曾表示被網民們對國事的關心深深感動,認為“他們許多建議和意見是值得政府認真考慮的。”二零零六年的總理記者會,溫家寶再次表示“從群眾的意見中感受到大家對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中央高層對網絡民意的關心,受到民眾的廣泛肯定,也讓更多網民積極的參政議政。

  對網絡的關注是本屆政府的一個鮮明特徵:非典時期,胡錦濤視察廣東時便對一位參與防治非典的一線醫生說:“你的建議非常好,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溫家寶在視察北大抗非典工作時也表示,被學生們在網絡留言中表達抗擊非典的決心所感動。此外,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每天從網上搜集重要信息,以供領導人參考,也早已為外界所知曉。一些地方官員也將網絡民意列為重要的工作參考。

  曾有學者指出,網民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不應僅以網絡輿論左右政府決策。儘管網絡中的聲音還存在非理性、盲從的成分,但隨著網民群體的不斷擴大和成熟,更多有價值有代表性的信息正在網絡上反映出來。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網絡已經成為國人表達民意、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與政府溝通互動,促進決策更為科學民主的一個方便、快捷、有效的平台。在此次兩會上,網絡又將帶來哪些亮點,值得期待。(來源:大公報) 


    相關專題: 十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