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關懷艾滋 國際專家盛讚:立下榜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4 08:31:35  


2004年11月3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辦主任王剛的陪同下,來到北京佑安醫院與愛滋病人親切握手。(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權威醫學雜誌《刺血針》前日刊載文章,高度評價中國的抗艾滋工作,為其他受艾滋病困擾的國家立下榜樣。文章特別盛讚胡錦濤、溫家寶致力打擊艾滋,溫家寶總理公開與艾滋病人握手,均有助宣揚正面訊息。

  文匯報引述外電消息稱,該文章由5位國際公共衛生專家共同撰寫,當中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流行病學家德特爾斯、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的人類生物學家沙利文和中國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吳尊友。德特爾斯認為,中國針對艾滋病的工作起步較遲,但一開始便傾力以赴,值得讚賞。“(中國)政府各級官員、研究員、服務供應商、政策制定者和政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對話和協作,得出這些大膽的計劃,並果斷地付諸實踐。”

  文章指出,中國在1985年發現首宗艾滋病例,死者是一名遊客;至1989年,首宗本土病例出現,雲南發現146名吸毒者染病。作者認為,中國起初嘗試以隔離艾滋病人的方式遏制疫情失敗,直至1997年,美中專家召開研討會,中國的抗艾滋工作才出現轉捩點。

  文章特別盛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3年承諾打擊艾滋病,溫家寶總理在世界艾滋病日,公開和艾滋病人握手,兩者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加上2003年沙士爆發,顯示傳染病可威脅經濟和社會穩定,進一步推動中國政府勵精圖治,打擊艾滋病。

  自2005年起,中國政府推出許多防治艾滋病的措施,包括向部分靜脈吸毒者免費發放清潔的針具,以及為他們長期提供廉價的美沙酮,避免他們由於共用針具而感染艾滋病毒;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提高同性戀者安全性行為的意識,及為高危人士進行艾滋病病毒測試,發放免費藥物。

  文章引述官方數字,指中國至2005年底為止,有65萬人是艾滋病毒攜帶者。靜脈吸毒是主要感染原因,佔了44%,而從性行為感染則是增長最迅速的一群,佔新病例近半。倫敦兒童衛生學院的赫斯基思亦在《刺血針》發表評論文章,批評部分專家幾年前“大大高估”中國艾滋病問題的嚴重性,實乃“感情用事和悲觀”的估計,現時中國艾滋病毒攜帶者僅佔人口0.05%。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