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陳良宇案後滬頻推社保新政 把強勢政府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2 14:46:05  


上海社保案牽連出的官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上海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這是中共上海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韓正在2007年初上海“兩會”上的總結,也可謂上海人乃至全國所有關注上海的人們的共同感受。

  2006年7月,上海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接受調查,拉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社保資金挪用案的調查序幕。其後,上海就一直處於全國乃至世界輿論的風口浪尖。至9月下旬,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嚴重違紀受查,成為當年度最能撥動人們敏感神經的政經議題。其間又有一系列高官巨賈紛紛落馬,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人事更替。直至半年後的今天,餘波仍未平息。

  韓正在“兩會”期間之語,帶動了參會代表、委員們的積極建言。從社保資金管理到大型工程招標,由行政改革到經濟轉型,社保案為這個中國內地經濟最為發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反思機會。

  反思仍需繼續

  上海社保案的主要案情,如韓正所透露,自2002年四季度起,上海社保資金發生了第一筆挪用;此後兩年內,共七次挪用社保資金總計34.5億元,經委託貸款轉給上海民營企業福禧投資董事長張榮坤,作為其自有資金;至2006年7月社保案案發,本息37億元分文未還。

  從已知的情況看,上海社保案暴露出的漏洞並不隱蔽,問題並不複雜。對於社保資金的投資範圍和管理模式,中央早有系列法規及政策規定,但過去形同具文。

  在社保案案發前後,上海市政府宣揚的政務公開及行政體制改革,也多流於形式。

  早在2003年6月,上海在國內率先實行新聞發言人制度,宣稱其目的是促進政務公開和資訊披露,以滿足社會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至2004年,上海又推出打造“透明政府”的行政體制改革,政府15個部門開始資訊公開,一度譽滿全國。

  然而,社保領域已經暴露的多年來官商勾結、違法違規乃至犯罪之舉,在上海市各部門內部既未遭到抵制,更談不上資訊公開和透明行政。社保案案發後,原本每週一次的上海市新聞發佈會已經數月未開,上海本地媒體對此也鮮有報導。

  韓正在上海“兩會”期間宣佈,張榮坤所挪社保資金已全部追回;會上仍有代表、委員指出,政府對社保案查處情況的公開範圍尚有保留。一位來自工商聯的政協委員表示:“我們從其他管道瞭解到,社保資金還存在其他拆借行為。”

  社保案案發後,上海頻推社保新政,先是為高齡無保老人送保障,後又施行《上海市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辦法》,並宣佈將組建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上述新政固然是亡羊補牢,但具體成效尚待觀察。

  諸如社保基金管理辦法和社保監督委員會,全國各地早已施行,但違規現象依舊,可見立法並不意味著一切。另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2006年9月下令,各地社保局需在2007年底前將企業年金交由市場化仲介運作。上海官方則披露,上海社保局將選擇在滬的金融機構及大型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一家企業年金管理機構,整體接收原由上海社保局下屬事業單位經辦的企業年金,可見政府仍不願完全放棄對企業年金的控制權。

  韓正在上海“兩會”上稱,社保案“暴露出我們在制度上有缺失,管理上有漏洞,監督上有缺位”。此番總結不可謂不深刻,而上海對社保案的反思仍需繼續深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