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中日關係回暖 仍須對變數保持警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7 07:58:05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與中國外長李肇星會面。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香港資深評論員邱震海的文章指出,中日關係自去年十月安倍訪華之後,出現大幅回暖。但與此同時,中日關係仍存在一系列變數。這些變數不在於今年是中日關係的敏感之年,亦即今年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也是抗戰爆發和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安倍可能在靖國神社問題上鋌而走險;二、“日本因素”可能首次公開介入台海局勢。 

  中國外長李肇星二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訪問日本。這是中國外長四年來首次訪日,也是繼前年中國國務委員吳儀和去年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之後,中國再有高級官員訪問日本;李肇星此次日本之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中國總理溫家寶四月訪日做前期準備。 

  文章說,日本外務省發言人扳場三男對鳳凰衛視記者表示,去年安倍晉三訪華,中國給予了高規格禮待,日本希望通過李肇星的訪日,同中國外長就中國總理溫家寶訪日的細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中方要求;日方希望溫家寶總理能夠比較充分地同日本各界人士交流,在日本的行程不要太緊張,並透露溫家寶本人希望能夠同日本國民進行交流。 

  中日關係自去年十月安倍訪華之後,出現大幅回暖。胡錦濤、溫家寶先後兩次在不同場合與安倍見面;中日軍方交流也已恢復,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將於今年訪日;同時,中日共同研究歷史專案也已展開。至於中日在東海問題上的磋商,也繼續通過外交談判的框架得以進行。 

  今年存在兩大變數 

  文章表示,但與此同時,中日關係仍存在一系列變數。這些變數不在於今年是中日關係的敏感之間,亦即今年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也是抗戰爆發和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安倍可能在靖國神社問題上鋌而走險;二、“日本因素”可能首次公開介入台海局勢。 

  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去年十月後的中日關係一直依靠安倍的所謂“模糊策略”得以維持暫時平衡。最近一段時間,安倍的國內民意支援率一路下滑,其間原因十分複雜,既有經濟政策上的原因,也有安倍管治能力的問題,同時不可否認也有安倍因改善中日關係而得罪了日本國內某些保守民意的原因。在今年七月的參議院選舉前,若安倍的民意支援率繼續下滑,抑或他即便在參議院選舉中勉強過關,但卻成為跛腳首相,他都可能鋌而走險。 

  文章說,上個月,日本自民黨在黨代表大會通過綱領,主張繼續參拜靖國神社。雖然日本方面事後對此沒有大肆渲染,中國方面也沒有作出姿態強硬表述,但在之前已有一系列異動的基礎上,未來安倍必將在參拜問題上面臨壓力和心理掙扎;自民黨的這一綱領也將為今年的中日關係投上變數乃至陰影。 

  在台海局勢方面,繼去年的美日“二加二”會議將台海局勢作為共同戰略目標外,今年二月美日將就在台海的聯合行動進行協調,並將舉行針對台海的聯合軍演。而恰好由於陳水扁可能利用零八年來臨前加快“法理台獨”步伐,今年的台海局勢可能再次出現緊張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因素”首次以軍事方式公開介入台海局勢,勢必給今年的中日關係帶來極大變數。 

  中國須有政策預案 

  文章認分析,面對中日關係今年可能出現的兩大變數,中國方面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政策預案。周前,中國駐日大使王毅以委婉的方式在東京發表談話,指出安倍一旦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事態將難以挽回,就是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向安倍發出的一個警示信號。 

  在台海局勢方面,日本防衛省發言人日前對鳳凰衛視記者表示,日本不會對台軍售;但對於日美協調台海共同軍事行動,發言人卻沒有作任何表示。對此,中國方面也須以各種方式向日美發出警示信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