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台問題評論者:馬英九先行哀兵 後發制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6 11:45:40  




台灣本土化轉型

  作者分析,其實,如果從中國國民黨自辛亥革命以來的五次大失敗來看,原本意義的中國國民黨已消亡了。如果說前四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內部分裂的“自敗”、可依靠“自救”而復活的話,那第五次失敗,即○四年在團結的情況下輸掉重新執政的最後機會,就是時也、命也、運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了。中國國民黨黨史,若由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創立興中會算起,迄今有一百一十三歲,如果從一九○五年改造為同盟會算起,也有一百零二歲,世界上從未見過如此長壽的政黨,無論從黨魂、中心思想還是體質來看,中國國民黨早已名存實亡,蛻變為另一種性質的台灣政黨。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衰亡“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其體制和文化,而在於失去天時、地利。中國國民黨敗退台灣後,經過多次改造和革新,政治體制和文化愈來愈民主,但民主化只加速中國國民黨的質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台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本土化轉型期,蔣經國晚年已無法抗拒本土認同的趨勢,其遺憾是沒有把握時機或多些生存時間,為台灣作出有利於防阻“台獨”的安排,有人批評他安排李登輝為接班人,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蔣經國無疑被李登輝謙恭時的偽裝蒙騙了,但如果把中國國民黨放在台灣本土化的政治生態環境去長期觀察,即使沒有李登輝,遲早也會出陳登輝或王登輝。

國民黨失天時地利

  作者表示,在台灣這樣的政治土壤、氣候和環境中,原本的中國國民黨已失去生存發展的天時、地利。更要命的是,在該黨已基本上變為台灣本土政黨後,台灣人仍然因其黨名未改而對其另有看法,泛綠政黨和“獨”派勢力也藉口國民黨內仍有不少“外來政權的殘餘勢力”,必欲置諸死地而後快。故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提出修正主義論述,強調國民黨重視“台灣主體意識”,以“台灣優先”為原則,無論在思想路線抑或組織路線,都實行“藍中帶綠”的布局。但不管馬英九如何努力自我改造,不管他所言所行比本土還本土,綠營都不相信是真的,反而認為這是“外來政權的殘餘勢力”騙選票的策略,更認定馬英九是外省第二代及“外來政權的殘餘勢力”的代表人物,必欲及早除掉而後安。台灣當局今次以莫須有的罪名起訴馬英九,就是精心策劃的“滅馬”行動,預示一場徹底“消滅外來政權的殘餘勢力”的終極戰役即將全面展開。

王馬分裂參選必敗

  馬英九被起訴而辭去黨主席,可視為外省人主導中國國民黨的歷史終結,今後國民黨只會由所謂“純種台灣人”領導。以王金平為代表的本土派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機率最高,王金平也最有可能與馬爭做“總統”候選人,並獲連戰支持。“連宋配”在○四年大選因槍擊案飲恨,曾試圖發動和平“人民革命”,當時身為輔選大將的馬市長不僅率先放棄,還下令台北警方強硬驅散準備長期抗爭的泛藍民眾,令有望翻盤的“藍色革命”夭折。連派不認為這是馬英九“識大體”、“顧大局”的書生之見,而認為是馬英九不想連宋當選,怕連宋坐大影響他競逐大位的部署。這個心結如今可能變為“絆馬索”,加上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後,暴露了他沒有做主帥的堅定意志和應變能力,把本屬小問題的特別費案操弄成痛心疾首的大問題,因而馬在黨內權力再分配的角力中先成為輸家,若王金平、連戰代表國民黨參選也沒有勝算,如果王馬分裂各自參選則必敗。

  作者指出,政治是充滿辯證法的,不可今天就斷言馬英九和國民黨已全然沒有希望。國民黨經過研判、協調或黨內初選後,仍可能以馬英九掛帥出戰,馬英九在日前的記者會已率先宣布參選,誓言“化悲憤為力量”,這是把被起訴的壞事轉化為好事的拐點。泛藍和中間選民大都認為,起訴馬英九是執政當局製造的政治迫害事件,因而更加同情、更加珍惜慘遭政治迫害的清廉馬英九,一些原先不支持或不看好馬英九的人,基於抗議綠色恐怖及同情弱者的心態會“加持”馬英九,從而使馬近期受挫的氣勢回升。台執政當局以根本“不是問題”的特別費案起訴馬英九,實在太露骨,反而幫馬英九得到許多同情分,這是民進黨始料不及的。自特別費案爆發後,馬英九和國民黨反應軟趴趴,一副心情鬱卒、懷憂喪志的模樣,極可能是“哀兵之計”。事情正在起變化,看馬英九如何後發制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