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退役將領評估解放軍衝擊第二島鏈能力(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3 10:38:04  



  反潛戰的挑戰

  前述中國潛艇使用潛射反艦巡航導彈的作戰效能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它們對抗美軍反潛戰的能力,原作者認為中國海軍將動用大量的老式常規潛艇來幹擾美軍的反潛行動,這些潛艇雖然航行雜訊較大,但作戰能力仍不容忽視。中國海軍可能在一場由它選擇時間的戰役行動中,部署20艘以上的現代化攻擊核潛艇和常規潛艇,以及大約相同數量的老式潛艇。基洛級裝備的反艦巡航導彈具有較遠射程,可以在距目標100英里以外海域發動攻擊,這意味著美軍攻擊核潛艇和P一3C反潛機必須擴大搜索範圍。新型商級攻擊核潛艇具備較高的航速以及近乎無限的水下續航能力,這使它們能夠在敵方防禦能力已被削弱的情況下,迅速接近目標並發射射程較近的反艦巡航導彈。

  從目前情況看,中國海軍不太可能動用它手上少量的新型攻擊核潛艇參與旨在削弱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潛艇防護力量的戰鬥,對於中國而言它們屬於珍貴的作戰資源。

  迄今為止,中國在這類對抗中一直保持著低調,它選擇避免直接向強大的美國海軍潛艇力量發起挑戰。中國大力發展陸基彈道導彈以打擊敵方海上艦船,它正在尋求某種方式使美軍潛艇無法防禦針對航母戰鬥群的第一波攻擊。如果彈道導彈打擊的作戰構想不具備可行性或無法實施,那麼裝備SS—N一27B的基洛級,其他裝備反艦巡航導彈的潛艇,以及中國海軍航空兵的B-6、FB一7和蘇一30MK2等戰機將實施替代作戰方案,這種作戰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可回避美國巨大的水下優勢。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不大可能用商級攻擊核潛艇與美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進行直接對抗。台海戰爭形勢展望

  原文作者認為,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的攻擊強度和持續時間主要取決於臺灣當局對大規模攻擊的承受能力。解放軍與美軍作戰的主要目的是使臺灣當局確信等待增援是毫無希望的,投降或進行談判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解放軍能否成功與美軍對抗,主要取決於解放軍的行動能否動搖臺灣當局的戰爭意志。中國最期望出現的局面是,美軍不積極幹預台海事務,而且美國領導人擔心中國現代化軍隊的強大作戰能力而推遲部署或撤回美軍航母戰鬥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