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中時:扁政府如毒瘤,正不斷散播仇恨製造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0:46:32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最近一連串的公營事業改名動作,掀起了朝野激烈爭議與民意反彈,但很顯然地,執政當局這回鐵了心,無視法令不計代價,硬是要做到底。這樣一個無能、不守法、漠視民間疾苦的政府,宛如日益惡化的毒瘤,正不斷在台灣社會散播仇恨製造衝突。 

  社評指出,從中船、中油、中華郵政,改名的動作一波接一波,攻勢來得又急又猛,已經不容任何轉圜協調的空間。上一波的改名計畫同樣引起軒然大波,當時是在美國阻止下被迫叫停,這回儘管美國加強力度表達不支持立場,但顯然在選舉考量下,民進黨政府已經決定不甩老美,仿效終統時硬拗到底的作法,一面繼續搞所謂的正名運動,一面以“未牴觸四不”對老美虛以委蛇。至於台美關係及雙方數十年經營的互信互敬,和息息相關的台灣利益,當然不在執政當局的顧慮之列。 

  固然,我們有些機構的名稱確實容易與中國大陸混淆,但因為是長期以來的問題,又牽涉到龐大複雜的文件、合約、商標與航權等重新磋商,甚至可能出現斷航的負面後果,以致改名的有形無形成本極為驚人,也必須付出相當的時間心力去處理。然而在台灣經濟邊緣化、施政問題千端萬緒時,這似乎不是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事,也不是在不景氣中奄奄一息的民眾最期待的政策。 

  社評說,現在政府強力推動的公營事業改名,花費是幾億幾億又幾億地往上加,總數讓人傻眼,而帳面外的連帶經濟成本及社會成本,更是數都數不清楚。小老百姓看在眼裡,免不了疑惑,這些錢如果花在民生建設或照顧弱勢多好,為什麼要為毫無急迫性又勞民傷財的改名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老百姓會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問題是一個自私蠻橫又對民眾無情的執政當局,想的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首先,扁政府上台快七年,台灣節節退步,政績一塌糊塗,沒一樣拿得出手,現在快選舉了,要端什麼菜上檯面?想來想去,只有回頭玩起意識形態的老把戲,對公營事業作出“去中國化”的形式動作,自吹自擂為執政成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