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海洋爭奪慣用“釣魚島模式” 藏何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9 12:03:14  



  安倍的一張牌

  “這主要是日本首相轉移國內注意力的慣用伎倆之一。”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說。

  現任首相安倍這麼做跟他支持率下降有關。就在日本共同社搶先渲染“日本抗議中國科考船在釣魚島海域出現”的新聞當天,該通訊社也公佈了安倍最新的民意調查結果,安倍晉三的支持率下滑4.7個百分點,降至40.3%,與去年9月就職時進行的類似民調相比支持率下跌近25個百分點。

  希望利用釣魚島問題轉移注意力的不僅安倍一人,他的前任小泉也曾這麼做過。2005年2月9日,日本政府不顧中國政府反對,接管所有者(漁民)放棄的釣魚島燈塔所有權,當時也恰逢小泉在國內支持率下降。

  除了轉移注意力,“安倍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強硬表達,打民族主義的牌,而這張牌的目標拿中國再合適不過了。”宋曉軍認為,這也是日本整體政策鏈條中的一環,“無論是發展正常國家、美麗國家、修改憲法,拿中國說事是最能實現這些目標的。”

  醉翁之意在東海油田

  其實,國內政治的需要只是日本政府對中國進行強硬表態的一個方面。日本媒體對釣魚島問題的大肆渲染另一個圖謀就是,試圖造成所謂“日本擁有釣魚島主權”的輿論氛圍,借此擴大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而且巧合的是,每一次渲染出現的同時,也經常伴隨著與“東海油田”相關的一些“巧合”事件。

  舉例來說,2006年7月2日,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海域發現正在中國海洋調查船“東方紅”2號並提出抗議。那正是在2006年7月8日中日第六輪東海磋商在北京舉行的前夕。

  而此次日本渲染釣魚島主權問題的4天前(1月31日),香港《大公報》刊登了中國在東海的“春曉”油田的相關消息,消息刊發當天,日本時事社、共同社紛紛引述《大公報》的報導進行炒作。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即通過外交管道,要求中國政府就《大公報》的相關報導作出說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金熙德為本報指出了這一系列“巧合”背後的“文章”,實際上“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科考船在釣魚島海域活動,日本並不關心,自從發現東海海底藏有大量石油資源後,日本人就開始關心起來。”

  也就是說,“在東海石油爭端中,日本越來越重視釣魚島的作用,認為以該島作為戰略支點,不僅在劃分專屬經濟區問題上將發揮巨大效力,在安全上也更具戰略價值,所以將釣魚島主權歸屬視為爭奪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地坐實對釣魚島的‘主權控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王珊認為。

  不僅如此,日本對釣魚島和東海的“關注”還是其整體海洋爭奪戰略中的一環。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石齊平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明的是強化釣魚島主權,暗的則是從大陸架的科學調查及遠洋海軍實力的強化著手。換言之,日本企圖從多方佈局,以推動此一‘百年大計’(日本前國土交通大臣扇千景之語)的戰略計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