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訴訟策略轉變 恐反而更陷泥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9 08:44:47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馬英九自承與檢方對特別費定位見解不同,讓人嗅出起訴可能性升高的不尋常氣氛,其中關鍵在於馬英九訴訟策略的轉變。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分析指出,去年檢方第一次約談,馬說特別費用於“公務、公益”,到他前天主動向檢方說明又改為“私款”,雖然他解釋說是應訊與使用時的兩種認知差異,但恐怕反而會成為對他不利的關鍵因素。 

  特別費案調查一開始,馬英九驚覺檢方偵查方向鎖定無單據特別費的流向,在沒有與很多幕僚商量下,他很快就決定捐出數額等同八年不需檢據核銷特別費的款項;沒想到這個動作,事後反而產生意想不到的麻煩。國民黨廉能委員會調查報告遲未出爐,就是在於解釋馬英九公益捐款的問題。 

  當時黨內傳出,馬英九一開始就發現檢方認定特別費為公款,他必須要有所補救,所以才有捐出任內一千五百餘萬元無單據特別費的作法。黨內人士曾直言,這一千五百萬元捐給公益團體的捐款憑證與收據,就是馬英九的“保命金符”,如果檢方認為馬將公款當私產,馬還有這些捐款憑證可以“自保”。 

  當初馬英九捐出一千五百萬元等同於他任內無需檢據核銷特別費的捐款時,曾出現北市府、國民黨兩種說法。北市府說是馬的私人財產,國民黨說是馬的特別費。究竟屬於何者,一開始馬團隊曖昧不明;後來定調“只要進入馬的帳戶,再支出即無性質上的分別”,但時間稍嫌過晚,許多模糊空間已經產生。 

  但是對檢察官來說,這中間出了“破綻”。檢方很快就發現,馬捐款其中有一一五○多萬,是在檢方約談後的十一月捐出,顯示這是一種“補救措施”;廉能委員會調查小組想幫馬解套,就是卡在這筆款項。有調查小組成員認為,無論如何事後捐出的款項不能再計入,才會出現近四百萬“缺口”的問題。 

  即使廉能委員會調查報告傾向對馬有利,最後也無法解釋這筆近四百萬元的缺口,後來調查報告乾脆省略不提;但是對認定只有可能更嚴格的檢方來說,就算可以接受馬“特別費都用於公益捐款”上,這四百萬的缺口就變得難以自圓其說。馬英九當初的“自清”大動作,反而成為他的疑點,這是馬始料未及的。 

  或許是出於律師團建議或高人指點,馬英九終於在近日改變訴訟策略,將特別費清楚定位為“不是公款、進入帳戶就是私人的”,這樣即可迴避掉廉能委員會也難以解釋的問題。只是“顧此失彼”,這樣的策略轉變,反而突顯馬去年第一次應訊時,是認定特別費屬公款(公務、公益),和目前的說法稍有差距,對注重供詞前後符合的檢察官來說,這卻可能是無法忽視的一大破綻。 

  若司法上轉為不利,馬英九應慎重思考黨內高層的建議,須盡速做好政治上的準備:包括是否勇敢宣布參選,或慎重思考他與國民黨未來如何走。對馬英九來說,為了他自己與國民黨,或許真的已經到了十字路口的抉擇時刻。 


    相關專題: 小職員假發票報帳 馬英九一身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