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安倍閣員是口不擇言,還是反映民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8 11:38:47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安倍內閣去年9月登臺,當時輿論的評價是,這是個“論功行賞,任人唯親”的清一色安倍色彩內閣。諺雲“物以類聚”,當然會有不同凡響的表現。防衛廳升格,重提愛國教育,重修戰後憲法,安倍內閣難道真要發揮“豬突猛進”的精神?

  文章指出,防衛大臣追究美國出兵伊拉克不當,厚生勞動大臣直接稱日本婦女爲“生育機器”,這不是單純的出言不遜,而是大國主義的自信和表現?安倍首相只提醒其內閣成員不能信口開河,却沒有撤換口出狂言的部長,誠如國會女議員的集體要求,包括輿論界的諫言,進行改組內閣,說明安倍首相是進退兩難。

  民調顯示,只三個多月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已經下降了一半。《日本經濟新聞》就說,內閣支持率的急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公衆對安倍的領導能力感到失望。除了政策方向不明之外,用人不當顯然也是重要原因。

正面批評美國

  1月24日,防衛大臣久間章生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公開說:“布什總統斷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好像伊拉克真的有核武器一樣。但我覺得這樣的决定是錯誤的。”他還表示:“我曾經擔憂,在伊拉克的任務將會很艱難。考慮到迄今爲止的進展,我認爲我是對的。”

  1月27日,久間章生在長崎發表演講,再度對美國開炮說,美國在重新調配駐軍的問題上,完全沒有采取合作的態度。他說:“我們必須和沖繩地方官員進行良好的合作。我們也得考慮地方官員的意見,但美國方面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需要。美國政府完全不理解這些基礎工作的重要性。”

  日本防衛大臣不是信口開河,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真實反映了日本國民的心聲和輿論,特別是沖繩地方政府的要求。過去,日本明知,所謂伊拉克擁核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純粹是美國出兵顛覆薩達姆政權的藉口,但日本作爲美國的盟友不得不閉著眼睛給予支持,甚至動員自衛隊給予海陸空的支援。防衛廳升格後的首任防衛大臣,看似在發牢騷,實際是提醒美國,日本已經作出了盟友的貢獻;同時也安撫國人,政府還是清醒的,顯示現在的防衛大臣已非昔日的防衛廳長官了。

  66歲的久間,雖然不是安倍內閣的最年長者,却是內閣中政治資歷最深的一個,他中選衆議員九次,又是東大畢業,甚至超越安倍首相,兩度當防衛廳長官,難怪他有優越感,還有比人强的自信心。久間正面批評美國,不是一時大意,而是一種自負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