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馬英九怎麼面對自己的承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6 14:55:10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台灣是個分歧社會,即使藍綠都相信馬英九不會是貪汙的人,但當龍應台撰文挺馬、國民黨醞釀修改內規幫馬解套時,爭議迅速升高、分歧持續擴大。馬英九真正的考驗,將不是在特別費會不會被起訴,而是在他怎麼面對同志的善意。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當然,特別費與“國務機要費”性質大不同,無單據特別費也不是全然屬於私款,這都是可以細辨的。如果馬英九真的被起訴,一審判他有罪的機率不大,涉及千百個首長,政府也得出面解決;既然特別費爭議在制度問題,民意也強烈支持馬英九,不管起訴與否,馬英九參選“總統”之路已無可迴避,他大可靜待司法調查,勇於承擔藍營民眾寄望於他的責任。 

  讓人憂心的是,當馬英九、龍應台或國民黨人士,在司法結果未定之前,就將話講得如此斬釘截鐵,馬英九新聞稿還表示,特別費入了帳之後就是他的錢,自己的錢貪什麼汙、侵占什麼公款?龍應台呼應馬英九的說法,還認為馬不該因為自己的道德潔癖,“有什麼忍辱負重是不能扛起的呢?”此時,台灣政治的分歧,已經悄然轉為價值的分歧。 

  同樣的,馬英九已經說了好幾次“起訴就辭黨主席”、“不接受為自己量身訂做修改排黑條款”,言猶在耳,黨內已經悄然發動要為馬英九解套;當周三中常會通過,木已成舟,制度就是制度,黨內會勸說馬英九,即使有個人的堅持,他也要接受體制的決議,何況馬一向尊重制度? 

  這兩件彼此不相干的動作,都是出於對馬英九清白的信心、對“國家”可能頓失人才的憐惜,出發點都是良善的,但是產出的結果卻不見得那麼美好;當藍營要求陳水扁下台、卻換套標準幫馬解套時,將讓馬堅持的價值產生崩解,更會讓台灣很不容易凝聚的價值體系,出現更加分歧的摧毀效果。 

  能夠正確、精準防止價值分歧的,只有馬英九自己了。他要如何面對來自同志們的善意,轉化為對台灣民主的添加動力,取決於他的回應方式。馬英九即使被起訴也可以選“總統”,民意會支持他,但應該更會希望這個選“總統”的馬英九,還是一路走來、堅持原則的馬英九。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