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郭至楨:少一個馬英九,又如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6 13:58:19  


若要說馬英九有意圖犯罪的傾向,恐怕很難令人相信。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室今天發表郭至楨的文章說,馬英九首長特別費是否會遭受起訴,不僅引發國民黨內部同志不同派系的關注,有私底下相互運作護航者,亦或有冷眼旁觀者。而同樣的,也在社會不同的層面中,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產生出不同的聲音論述,有人力挺也有人唱衰,但也有人以持平冷靜的態度在觀看整個事件的演變,以及馬英九這個人的變化。

  迷宮的出口在哪裡?

  的確,當道德、法律、司法均糾纏在一塊兒的時候,將所有一切的責任加諸於司法身上,確實是一種相對便宜行事的作法。但是,我們可曾細想,台灣這一步步的民主道路,怎會將人民推向這等低落情緒的移轉,無奈的作用。

  其實,任誰都知道高度的必要與重要性,不論事關政治與否,沒有高度便無法掌握大局,無法綜觀全局便無法做出明智的決策。

  只是,當一般平民百姓在面對司法不振,法律已為法律人玩物,政治道德更已成為政治人高調低行的遊戲之時,此時還有什麼是比司法這麼一個小小天平之力,還能叫小老百姓有所依恃的了呢?

  不是人民願意便宜行事,不是百姓甘心惟二選擇,而是台灣民主政治的現實與殘缺,卻逼迫著所有的人民必須彎腰低頭,無奈的在地面上尋找萬丈迷宮的出口。

  小老百姓無奈如此,而政治人物又是如何呢?

  “高度”二字,之於當今的台灣政治人物,說穿了不過只是一種僅供玩弄或用以攻訐失勢對手的一種工具,又有哪一位政治人物能夠表現出真正的視野與高度了?

  藍綠之間各有大批保扁、擁馬之流,你說他們所有一切的言論或是行動,又有多少是能夠真的以人民之名,禁得住歷史時間的檢驗的,而這些人的所為也都只是圖於個人的政治利益罷了。 

  那麼迷宮的出口又該往何處尋呢? 

  在如今的政治人物身上不可得,在凋零不全的民主制度上找不到,唯一的希望將是唯有透過道德教育的重建、國際視野的累積,期盼能夠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孩子們得以重拾道德的高度,之於國家民主、之於政黨法治、之於人格風尚都將是唯一的救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