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財金高層:“央行”正名 英文名應去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6 08:58:20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對於陳水扁當局推動“國營”事業正名,臺灣的財金高層表示,公股金融機構目前僅剩“中國輸出入銀行”尚未改名,已要求該銀行提出檢討報告;此外,臺灣的中央銀行的英文名稱是“Central Bank of China”,也應該正名。

  自由時報報道,+財金高層指出,公股金融機構名稱有“中國”者,原本包括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及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央信託局則是英文名稱為“Central Trust of China”,也算是“中字輩”的企業;不過,農銀已併入合庫,中國商銀則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銀行,中信局也將併入台灣銀行,因此,目前僅剩中國輸出入銀行還有正名的問題。

  財金高層表示,“國營”事業正名問題在二○○四年“總統”大選前就曾討論,當時“財政部”就曾要求輸銀提出報告,但輸銀至今仍未提報;輸銀若要改名,必須修改“中國輸出入銀行條例”,而且該條例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才能實施,以目前泛藍過半的“立法院”生態來看,輸銀要正名是困難重重。

  除了輸銀之外,財金高層認為,“中央銀行”也有正名的必要,央行隸屬“行政院”,對外則代表臺灣,但臺灣的央行的英文名稱卻是“Central Bank of China”,雖然與大陸的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的英文名稱不同,但仍然會被誤認為是“中國的央行”。

  財金高層指出,央行是依“中央銀行法”設立,但該法案並未規定央行的英文名稱為何,因此,臺灣的央行的英文名稱若改成“Central Bank of Taiwan”,應該不會涉及修法問題。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