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罄竹難書”是中性詞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5 10:23:37  


杜正勝如此起勁地“去中國化”,也算得上是“罄竹難書”!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載文章說,“罄竹難書”這個詞被中國人使用已超過千年,最早見於《呂氏春秋》:“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記載,隋末李密起義歷數隋煬帝十大罪狀:“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現代漢語詞典》的注釋為: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2006年5月20日,“罄竹難書”在台灣遭遇了千年尷尬:陳水扁表揚台灣志工(志願者)為社會做的好事是“罄竹難書”。話一出口,噓聲四起,傳為笑料。但是也有“勇者”站出來為陳水扁叫好,說這個詞本是中性詞,“隻有聰明人才知道用原始意思”。

  文章說,此番令眼鏡跌落一地的高論,出自白丁也就罷了,但說者杜正勝是台“中研院院士”、台當局“教育部長”。

  “杜部長”2004年剛上任時,就把中國地圖逆轉90度,表示要讓民眾這樣看台灣,“台灣也可以是世界中心”﹔他領導的台“教育部”2005年推出的網絡版成語詞典,居然將“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列入,“部長”堅稱“三隻小豬”是成語,而用“中國的成語”是“思想懶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