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新京報:拯救北京工業遺產,城市歷史才不殘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2 11:48:46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在剛剛結束的北京人大會議上,北京工業遺產第一次引起了人大代表們的關注。由海澱團代表、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永牽頭,海澱團二組的代表全體聯名呼籲搶救老北京的工業遺產,再次引發了北京人對自己身邊那些工業時代“大塊頭”、“鐵管道”、“水泥房”的重視。
  
  坦率說,北京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工業城市。但是這並不妨礙歷史在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工業遺址。1883年,神機營北京機器局就成為北京最早的工業設施。從1956年開始,北京形成了東郊、東北郊、東南郊和西郊的四大塊工業格局。這些工業發展,都成為了北京歷史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社論指出,中國是一個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家,北京尤為典型。因此對於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是北京城市建設中一以貫之的重要內容。但是由於中國近代工業化時間比較短,而北京又非工業化進程中的主角,近年來北京的工業遺址破敗、改造甚至拆毀的事情常常發生。這一方面是因為工業化離我們並不遙遠,因此難得珍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許多人在有意識地淡忘那個充滿凝重工業化的年代。
  
  社論認為,因此,對工業遺產的搶救和保護,首先必須是在真實維護其原貌和原始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畢竟老北京林林總總的工業遺產,代表了一個曾經輝煌的工業時代。維護工業遺產的原貌,從物質上說是保護文化的原生態,從精神上說是認同。的確,今天在北京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方面,我們有798文化區這樣的操作案例。但是更大數量的工業遺產,卻在不知不覺被摧毀。我們首先都必須維護工業遺產獨特的歷史樣貌。
  
  其次,工業遺產的保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先進經驗和辦法。邊保護邊開發的做法也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認可。任何工業遺產,無論是德國魯爾區的旅遊改造,還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市中心的商業改造,都以一種“活化”的方式重新尋找到靈感。老北京工業遺產的保護,也需要北京式的靈感。工業遺產也同時存在保護和開發之間的對立統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