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學者:中國外交新政中的中非關係值得探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31 11:41:08  


  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開始了非洲8國之行。北京國際問題學者韋弦今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說,去年底盛況空前的中非論壇結束不到三個月,中國對非政策的又一大手筆出臺了。文章說,這次非洲之行,既是落實承諾,也是趁熱打鐵,把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非關係落到實處,並爭取再上臺階。不過,和去年底中非論壇前後差不多,西方國家對中非關係的關注很多,卻很少把中非關係放到中國外交新政的整體構思中去探討。 

兩個典型的非正常版本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最為熱絡的還是經貿關係。10年間翻了10倍,到2005年已接近400億美元。但西方人關注的顯然不是這些,他們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政治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這種非正常關注衍生出不少聳人聽聞的版本。 
  
  其一,新殖民主義。把中國與非洲的能源合作,與當年西方國家為爭奪能源和市場而在全世界推行的殖民主義相類比,指責中國要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掠奪非洲的資源。但事實上,中國既無西方列強當年的武裝入侵,也沒有現今西方國家慣用的經濟控制。僅以西方人最關心的石油為例,就能看出其中的牽強與悖謬。2005年,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只占非洲石油出口總量的10%,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在投資方面也是如此,儘管最近幾年中國在非洲加大了投資,但在整個非洲外資中的比例依然不大。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已經佔據了非洲外來投資的七成以上。 
  
  其二,維持“邪惡政權”。指責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經貿和援助政策抱持“不幹預內政”的原則,會助長一些非洲的“邪惡政權”或“失敗國家”,使西方推動民主的政策難以為繼。其實,西方國家長期對非洲奉行的經濟援助和政治條件捆綁的政策早已步履維艱,不僅沒有給非洲帶來繁榮和穩定,反使許多非洲國家長期陷入戰亂和民族仇殺。事實早已證明是行不通的了。西方人對非洲既不願意授人以魚,也不願意授人以漁,他們關注的只是自身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模式,卻對中國切實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的行為橫加指責。 
  
  除此之外,西方媒體對中國發展與非洲關係還有很多渲染,包括中國對非洲有地緣政治野心、中國要與西方爭奪非洲的資源等等。而且,一些具有政策背景的西方智庫也開始了關注。日前,美國外交政策協會就假手一個民間家庭基金會開始了一個中非關係及其對美國對外政策影響的研究項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