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國的非洲情結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31 08:50:13  


  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數十年來,中國外長的年度首訪都毫無例外地鎖定非洲,這已經成為中非友誼的象徵和標誌。胡錦濤主席昨天率領龐大的代表團訪非,將外長的慣例訪問升格,無疑踏響了中國對非外交的最強音。

  大公報報道,從去年十一月北京迎接四十八位非洲元首到胡錦濤的此次八國之行,時間不過三個月,由此也可看出,中非正步入新一輪蜜月期。

  中國外長李肇星在外交生涯中先後出使過非洲的肯尼亞和萊索托。近十年的非洲駐在國經歷,讓他懷有深厚的非洲情結。他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說:“有句話說得很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彼此喜歡,相互尊重,這不是偶然的。”

  追溯中非之間“有緣有故”的深厚情感,不能不提起由中國第一代領導人親自批准動工的坦贊鐵路,長達一千八百多公里,從勘探到竣工花了整整十年;不能不提起一九七一年十月,新中國在非洲國家和其他友好國家的支持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興奮,毛澤東主席動情地說:“是非洲朋友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

  今天,胡錦濤提出的八項惠非措施,包括免除與中國建交的所有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截至二○○五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並在今後三年內為非洲做更多的事情等等,對急於發展經濟擺脫困窮的非洲各國而言,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錦上添花。

  中國以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姿態,在非洲大陸贏盡人心。在聯合國和國際組織中的涉台問題的表決中,非洲兄弟的“鐵票”一直給予中國最堅定的支持。

  如果僅把中國對非的經濟行動說成“你取我予”,未免片面。非洲今天已成為滿足中國石油及自然資源需求的重要來源,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迅猛增長,中非合作的新型關係正呈現出雙贏和多贏的格局。

 李肇星曾用詩樣的語言描述北京的非洲情結:“非洲有一種花。名字很奇怪,被稱為昨天、今天和明天,英文是yesterday-today-tomorrow,我覺得簡單地講,可以說是共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中非人民的心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也把我們共同的奮鬥和努力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相關專題: 胡錦濤非洲八國行 開啟新年外交大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