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網路媒體成主流 報章拓免費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22:07:50  



  兩年六家報章相繼停刊 

  2003年5月,香港《蘋果日報》以新貴姿態登陸臺灣,除了改變島內報章之間的市場平衡,更刺激各報的競爭關係。去年11月底,創刊28年、屬於《聯合報》系的《民生報》在報業激烈競爭和嚴重虧損的雙重壓力下,宣佈停刊。 

  《民生報》是近兩年內關閉的第六家臺灣報章,先前相繼停刊的包括《中時晚報》(2005年11月)、《大成報》(2006年3月)、《中央日報》(2006年6月1日)、《臺灣日報》(2006年6月6日)及《星報》(2006年11月1日),“蘋果效應”可見一斑。有評論甚至形容,臺灣媒體“進入寒冬”。 

  免費報成新戰場 

  《蘋果日報》從去年10月底推出專門在臺北捷運外發送的免費報《爽報》,每日發行15萬份,爭奪瞄準上班族的廣告市場,此舉馬上引起《聯合報》系已發行兩年的《可樂報》加印至10萬份迎戰。目前臺北捷運報還有《交叉路》和《都會捷運》兩份獨立報系的免費報,新近出現的《民眾捷運報》每週發行三次。每次發行一萬多份;該報是與高雄《民眾日報》策略聯盟,正在試刊階段。 

  捷運報發行是否進一步衝擊有價報章,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免費報競爭幾乎肯定日趨白熱化。去年底“臺北捷運報”授權案的競標結果公佈,《聯合報》以1億4000多萬元得標,未來可獨家在捷運站及路權範圍內贈閱免費報,發行年限為期三年。由於潛在廣告收益龐大,這起授權案引起各界競逐,據臺北市政府指出,原本三家報社的競標過程經過一輪資格鑒定後,濾剩《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兩家進行最後爭奪,而前者最終以過億元的天價勝出,遠超過《蘋果日報》2500多萬元的標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