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外國媒體:美中經濟相對獨立 卻又互為依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16:01:59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中國是否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重要引擎和新的經濟範例?還是說亞洲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美國正經歷著經濟繁榮,而中國的發展恰逢此時也為美國取得的成績做出了注解?西方經濟學家對此存在爭議。阿根廷《民族報》25日就此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題為《中國是新經濟範例嗎?》,要點如下: 

  仍把美國視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的人堅信,假使美國經濟衰退,中國的出口會受到嚴重影響,進而重挫其經濟增長,甚至出現經濟倒退。 

  儘管目前中國國內市場已開始擺脫對出口的依賴,但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仍影響巨大。而美國的衰退勢必也會影響中國其他出口市場,如日本和歐盟。 

  另一種觀點認為,若美國衰退時,日本和歐盟仍能保持相對增長,那么亞洲仍會維持增長。經濟學家們佐證說,現今美國房地產市場降溫和油價上漲未像過去幾十年裏那樣加速了世界經濟衰退,並認為這是由於世界經濟已不如過去那樣依賴美國。 

  對給亞洲諸國提供原材料的非洲和拉美來說,這個爭議是個根本問題。若第二種觀點成立,這兩個地區(尤其是拉美)將首次相對獨立於華盛頓。“美國感冒,拉美染疾”之說將終結。這是因為,若亞洲增長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中印及其周邊國家的需求仍會使拉美的原材料出口保持高價。 

  文章覺得,在全球化大行其道、世界貿易逐年增長、中國尋求世界貿易組織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的今天,美國會無法抵禦亞洲經濟危機衝擊,亞洲諸國也經受不了美國衰落的影響。 

  作為現今世界經濟雙引擎的中美兩國之間相對獨立,但又互為依存,二者中沒有一國能免受對方波及。 

  因此,擔心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央行將其美元外匯儲備兌換成其他貨幣的人純屬杞人憂天。他們忘了這根本不會發生,作為最大的美元外匯儲備持有者,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不會這樣做,因為那會造成美國經濟危機並最終殃及它們自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