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台灣政壇再燃烽火,綠營攪個底朝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11:14:02  



  醜聞纏身 陳水扁還硬拗

  文章表示,相比較這些只有搞笑效應卻很難取得實際收益的戲碼,蘇貞昌在這件事情上的表演明顯要“實惠”許多。他動用“行政院長”的權利,直接下令給“法務部”,要他們以“函示”的形式與“大法官”研議先簽結“公務機要費案”,等陳水扁下台後再行偵辦。

  看起來,蘇已經想明白了,還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扁身後的小甜點”更有利於在2008年黨內搶位戰中覓得勝機。至於泛藍方面和島內民眾對這種干預司法的行為會作何反應,檢察官們的感覺好 不好,“寒心不寒心”,他眼下是顧不上了。只是不知道蘇這麼幹會不會讓“大法官”和檢調“知難而退”?能不能為他在“深綠”那裏賺回足夠多的掌聲?是不是可以換來扁“關愛的眼神”?

  戲演到這份上,扁也忍不住要自己上台秀一把了。他真的提出了“釋憲”聲請。想必“大法官”們應該意識到了,他們真正的“苦難”這才剛剛開始,一面是社會大眾要求“司法公正”的輿論壓力?一面是直接掌握著他們“生殺大權”的扁步步進逼,這個案子究竟該怎麼斷?

  這場大戲中還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情節人們是不會忘記的:陳水扁借接受美國媒體獨家專訪之機,不斷鼓吹“台獨”,公開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指“這已是現實”,“中華民國”的現狀,就是“領土、疆界”止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擁有2300萬人;台灣需要“修憲”,才能切合台灣人民現在的需要。

  他還放出話來:“很多案子不是單純的司法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這是台灣從‘獨裁’走向‘民主’必須經過的所謂‘民主的陣痛’。”自家的醜聞把台灣政壇攪成一鍋粥還嫌不夠,居然能拿“獨裁”和“民主”來作出“注解”,扁的硬拗和鬼扯工夫可見一斑。

  拒絕成語 杜正勝另有所圖

  文章表示,說到鬼扯,扁當局裏有此功力者可不在少數。本周,“教育部長”杜正勝把“三隻小豬”當“成語”造句又一次讓島內跌碎了一地眼鏡。人們想不明白,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能講得頭頭是道的一個童話故事到了台灣教育部門最高負責人嘴裏怎麼就變成了“成語”?是杜的中文功底太差?還是想照著扁演繹的“罄竹難書”的“典故”在小朋友跟前秀一把,讓他們知道杜“部長”學問大到連幼兒讀物都搞得“清清爽爽”?可是,再聽聽杜正勝隨後“成語這個東西會讓人思想懶惰、頭腦昏鈍、一知半解”以及“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這番驚人之語,才發現杜“部長”其實是另有所圖。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他在骨子裏對一切帶有中國印跡的東西都不願接受,他最想做的事情是“製造”出完全“去中國化”的所謂“台灣文化”。

  聯想到杜“部長”曾經做出過的諸如“將台灣地圖轉過來看”的“同心圓理論”、將中小學教材中的“中國史”併入“世界史”等動作,人們現在很擔心,再往後,他還會做出什麼樣的出格舉動呢?他會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又告訴大家,漢字很難寫,教學生寫漢字是台灣教育的失敗?

  本周,鬼扯的事情還有“行政院”通過了新修訂的“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要在藏品來源的介紹中,將“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並將現行條文中“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中的“中國”兩字改為“國內外”。有人甚至提出要把“台北故宮”改為“世界博物院”,以淡化故宮收藏中國文物的現實,可見這些人“去中國化”的心情之迫切。

  還是在本周,有知情人透露,即將偵結的“首長特別費案”,查黑中心傾向于起訴馬英九,以達到“藍綠平衡”,彰顯檢方“追求司法獨立”的精神。“平衡”就是“司法獨立”,又是鬼扯!不管這樣的傳言有多大可信性,對國民黨而言,恐怕還是應該早一些做好迎來一場“六月雪”的準備。以目前島內的政治現狀,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