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台海關鍵之年中國向美發出強烈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6 17:50:46  



  因此,布殊簽署的這份“太空政策綱領”,在全球軍事上實在具有驚天動地的重要意義:一,等於是布殊政權正式將它的“軍事單邊主義”向太空延伸;二,也等於美國向全球昭告它具有太空宗主權,用美國自己的說法,即是“太空是美國的新邊疆”;三,也相當於美國在政策上已不再遮掩它太空“軍事化”的圖謀。

  美國在一九九六年克林頓總統任內,曾擬定了舊的“太空政策綱領”,其主旨為太空的和平使用及科研探索,那麼,經過了十年,美國卻赤裸裸地宣示太空軍事化的目標及自稱擁有太空宗主權。這十年來美國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二零零五年五月《紐約時報》倒是做了詳細的揭露,那就是二零零一年布殊大選獲勝但尚未就職時,他的政權交接小組就指派後來出任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組成“太空軍事政策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正式向美國空軍要求,希望“提出一個可供總統選擇的太空軍事政策”,於是,美國“太空軍事化”走出了重要第一步。只有知道了這一段,人們才知道布殊為何會在二零零二年悍然單方面撕毀《反彈道導彈條約》了。因為彈道導彈基本上即是太空軍事化的重要環節,撕毀了該條約,就等於消除了太空軍事化的最大障礙。因此當時的美國空軍“太空指揮部”司令蘭斯洛德(Lance Lord)遂在一項內部會議中表示︰“當我們有了太空攻擊的自由,即可免於國家安全的不自由。”

  因此,從二零零二年起乃是美國“未宣布的太空軍事化”正式啟動的時刻,洛德曾在參院作時稱呼這是一種“全球打擊”(Global Strike)的目標策略,一俟太空軍備建設完成,全球任何地點在四十五分鐘內可被打擊命中。

  美國的太空戰略建設,主要內容有︰

  一,由導彈防衛署致力於太空雷射武器的開發,新的太空武器載具和精密導引武器的研發;

  二,研微衛星藉以擾對手間諜衛星活動,二零零五年四月美國秘密發射代號X331II號衛星即是例;

  三,研及發射“上帝之棒”(見十六頁框文);

  四,發展攻擊衛星,主要用激光(雷射光)來摧毀對手衛星。

  上述四方面的太空武器開發,在過去三年多,已投下數十億美元,二零零五年美國戰略指揮部司令卡德威在參議院軍備委員會報告時也明言“緊急全球打擊”的能力,必要時在最短時間毀滅對手,乃是美軍的旨要目標。

  從二零零二到二零零五,在經過三年秘而不宣的工作後,二零零五年中,美國軍方開始主張應將太空軍事目標明文化和具體化,遂草擬了新的“太空政策指導綱領”送達白宮。白宮為了獲得國會支持,還特地召開數次參眾兩院聯席軍備小組聽會。但因顧忌新的太空軍事化政策舉動太大,必將招致歐俄中等大國所反對,而且也易被全球指責,增加美國處理中東困局時的障礙,於是遂決定暫時後議,仍讓太空軍事化問題維持在“做而不說”階段。

  南方朔認為,各國對太空軍事化問題做而不說,但世人有目共睹,於是出現另一種發展方向:

  二零零五年底,由歐俄中印及東南亞以色列等多國參與、耗資三十四億歐元(約四十四億美元)的“伽利略衛星計劃”正式啟動,第一枚Giove A衛星發射成功,第二枚B衛星也開始上路。一俟伽利略衛星網完成,它在全球定位上將比美國精準五倍,這對美國將是極大的威脅。這也是美國軍方會特別委康奈爾大學皮塞亞基教授籌設小組,意圖破解其信息傳遞密碼的原因,極右好戰者甚至揚言必要時會將其擊落。

  二零零六年,俄國相繼發射陸基Topol-M海基Bulava新式可穿透美國導彈防網的新型導彈。此外,一家俄國軍工產業公司獲得歐盟同意,購入“歐洲航空防衛集團”(EADS)百分之五點二股權。同時,俄國“軍事工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普季林也宣布俄國將擴大航空太空軍事上的投資,特別將以興建武器為要項。

  而在中國方面,歐盟邀請中國加入伽利略衛星計劃︰接著歐盟與中國又將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九月訂為“歐中科研年”,將開展各方面的科技合作,這當然也讓美國極為不滿。

  由上述發展,我們當可看出,美國太空軍事化的展開,已使得非美的歐俄中開始接近。這乃是一種“多邊制衡”,但看在美國眼中,這當然是對它太空霸權的挑戰。

  歐俄中制衡美國

  南方朔指出,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刺激,布殊政府脆一不做二不休,遂於零六年十月決定將擱置的太空政策指導綱領正式簽署。這意謂著在太空軍事化問題上,中國摧毀自己的衛星其實並非真正的引子,太空爭霸早就開始了,美國在中國這次摧毀衛星上做文章,目的不過是要藉此渲染“中國威脅論”而已。

  在過去的兩年,當今的國際形勢已日趨危險。零五年九月,布殊簽署了新的核武指導綱領,不再視核武為被動的終極防衛武器,而將核武變成為一種先制攻擊的武器。這意謂著將來任何大國與美國發生突,都有可能遭受美國核武的先制攻擊,於是也就被迫要用核武先下手為強。布殊的新核武攻擊,已使得核子戰爭風險大增。一年之後布殊又再簽署新的太空政策指導綱領,自居太空的宗主國,“有權拒絕別國進入太空”,當然引發新的太空軍備競賽。正因為如此,如果要指責,美國才是第一個應受指責的國家。核武擴散及太空軍事化,美國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國試射反衛星導彈 美日受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