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成:美國媒體炒作中國反衛星武器值得警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6 16:27:08  


  中評社香港1月28日電/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翟玉成博士在即將出版的2月號《中國評論》撰文指出,在美國大力發展空間武器的情況下,美國媒體最近頻頻臆測和炒作所謂中國發展反衛星武器以及對美國衛星實施干擾等,這一現象值得高度警惕。

  不久前美國政府低調出台了“國家空間政策”,文章借此對美國太空軍事政策走向進行評析。

  文章認爲,新“國家空間政策”在最近幾年美國有關部門和軍方出臺一系列有關空間軍事活動的規劃、設想並大力推進空間武器化計劃的背景下頒佈,反映了布什政府對於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以及對現行國際空間秩序和軍備控制的態度,因而深深地打上了布什的烙印:

  ——對空間安全的高度重視。
  ——突出空間能力建設。
  ——凸顯美國中心主義。
  ——拒絕任何國際約束。

  新政策出臺後,國際社會的擔心在於美國是否會大力推動並加速在空間的武器部署。應該說,這樣的擔心是不無根據的。
美國軍事空間活動分四個層次,一是空間支持,實際上是進入空間的能力建設;二是力量增強,即利用空間系統加強和參與地面軍事行動;三是空間控制,即通過空間攻防,保護自己的空間能力,必要時拒止和消除敵人進入空間和利用空間的能力;四是力量運用,即以空間為媒介,進行力量投送,實現全球打擊。

   現實的情況是,美國已經成功完成前兩個階段的任務,這已經從最近幾年的幾場局部戰爭中得到證明。而空間控制和空間軍事應用是其正在追求的目標。

  文章指出,應當看到,里根政府和克林頓政府的“國家空間政策”均包含了部署武器的可能性,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卻保持相對克制的態度。布什版的“國家空間政策”固然比其以往的政策在空間軍事活動方面更進了一步,但並非一個分水嶺性質的文件,其貫徹落實還有要看政府、軍方和國會之間的互動,尤其是要獲得國會的撥款支持。

  真正讓國際社會擔憂的是布什政府對於推進外空武器化的基本態度。美國善於為自己的行動製造藉口。在空間試驗和部署武器,“防範潛在的競爭對手”會成為重要的藉口和動力。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