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這幾天圍繞著國民黨的議題是要不要改名?馬王兩人也取得共識,馬英九的說法顯示至少在大選前不會改名,但大選後可以考慮。正在這個大選緊要關頭,什麼策略什麼風聲都可以放出來當為競選工具,但台灣的選民及國民黨人有多少是相信國民黨改名就可以穩當選?國民黨這個名稱是財富還是包袱?相信國民黨大老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東森新新聞今天發表署名蜘蛛人文章說,如果說,“國民黨”這個名詞是競選的失敗主因,筆者認為是非常沒有道德的品格。筆者認為,國民黨在台灣的敗選,黨員的人為因素佔90﹪以上,而不是黨名要不要改。過去的執政方式已是事過景遷,國民黨從李登輝開始就已經是本土化,這是很正常的政治生態走向,根本不是討論的主題。
從李登輝開始的國民黨人,就沒有人敢面對當前的政局,認真的處理在台彎社會及周邊發生的問題,而是夾著蔣政權遺產,傾全力的在搞黨內鬥爭,有人吃裡扒外,有計劃的分裂國民黨,利用國民黨的資源暗中支輔民進黨人,以省藉挑起台灣島內的民族對立及矛盾,李登輝的老奸巨猾,使國民黨建黨以來最大的創傷及挫折,使國民黨人成為一盆散沙,台灣政局也隨著成為真空狀態,也給民進黨人剩亂撈取政治資源,這在李登輝下台後跟民進黨的私下互動一目了然。
新生一代的國民黨領導人,對中國大陸事務也處在一知半解,黨內又瘡疤滿目,黨內互不信任,相互出賣,根本無瑕重整黨威,更不用談專心為大選制定政策,也是國民黨百年來表現得最無能的一個時期。加上李登輝的忘恩負義,在黨內擁劣排優,當時國民黨大老對處理開除李氏的黨籍的決議案,就表現得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任由李系台獨人馬繼續在黨內呼風喚雨,揮霍黨內財源,當時黨員以出走的方式以求保身,這也是孫中山創黨之初所未預測到的局面。
國民黨還有另外的致命事件,那就是在辦理黨員重新登記的方式及態度上,顯示黨中央大老們目中無人,只有對沒錯的心態。筆者當時有機會走訪海外包括美加及亞洲等地的國民黨員,到處怨言四起,黨中央大老權力一把捉,使到出走黨員回頭辦理登記的渺渺無幾,所以國民黨在兩次大選吃了敗戰不是沒有原因,也是一個歷史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