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用情治機構辦“外交” 換來滿身傷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4 09:15:47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凱德磊案雖然宣判,但是並不會船過水無痕,反而留下美台雙邊關係的傷疤,相關人士都應該要記取這個教訓。 

  中國時報今天文章指出,此案纏訟許久,主要因為涉案的四方面各有盤算,凱德磊是一方,聯邦調查局是一方,國務院是一方,台灣則是第四方;台灣希望不要扯上間諜罪名,國務院則擔心洩密若成立,直屬長官要負責,而從美台關係著眼,都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無奈FBI為了邀功,堅持要辦,就像之前抓到國防部高官費斯與以色列間諜勾結一樣,他們見獵心喜,加上手上有證據,自認足夠讓凱德磊間諜罪名成立。 

  FBI也可以接受認罪協商,但不能太離譜,前年十二月中旬,一度傳出要以認罪協商的方式結案,但是後來調查局不肯以輕罪釋放,據說條件是至少入獄服刑八年以上,從凱德磊與其律師的立場,當然不希望認罪後,還要坐這麼久的牢,訴訟進度僵持,去年六月廿三日原本要宣判的,因此延後。 

  期間,凱德磊與他的律師選擇的施壓方式,是透過媒體放消息,威脅台灣與國務院,要大家想辦法,否則手中資料抖出來,大家都難看。紐約不知名的小報太陽報(New York Sun)三不五時就有些獨家,包括凱德磊與程念慈的電郵,其中談及譚慎格與台灣的關係,警告之意甚明。 

  台灣“國安局”方面,原本認為是可以解決的了,所以前年八月特地挑選陸軍官校校長楊國強,接替涉案的黃光勳。 

  當時美方並沒有拒絕由楊來取代黃,但是前年下半年楊國強到華府上任後,凱德磊案開始暗潮洶湧,一方面問題越來越棘手,一方面,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台灣確實有利用凱德磊“接觸”機密文件的情事,所以美方開始對台灣不客氣。 

  跡象之ㄧ是:去年七月中,回台後的黃光勳,原內定出使以色列,卻遭以方委婉拒絕,表面理由是因過去介入凱案,媒體會注意,工作受影響,但真正原因卻是美方有壓力,明確不希望以色列接受黃光勳。 

  跡象之二:更早前,楊國強應該就已經感受到美方的壓力,在僅僅擔任半年特派員後,於去年二月調返台灣,是否被迫提早回台,楊與“國安局”都否認;但是駐美特派員是艷羨的中將缺,安全局中個個少將眼紅,竟然換成文職的嚴夢漢出任,傳言所謂美方不滿,並要求以後不要再派軍職人員擔任駐美特派,看來並不是空穴來風。 

  “國安局”為了撇清運用間諜的嫌疑,薛石民日前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還表示,凱德磊是自己找上門來,“凱德磊代表美國國務院主動與我方接觸”,因為AIT處長包道格不願與安全局來往。 

  這裡是有問題的,安全局本來與國務院的接觸,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包道格拒絕往來,不能說他錯,而以包道格中情局出身的背景,刻意避免接觸,不能不說他有先見之明。 

  用情治機構來作外交,是這十幾年來的畸形現象,臺灣領導人倚賴情報機構的效率財力,便宜行事,不受監督,從科索沃援助案、“國安密帳”,到凱德磊案,已經傷疤滿身了,台灣主其事者卻還沒有得到教訓。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