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馬修靠攏淺綠 王趁勢搶攻深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3 09:37:57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馬英九對“中國國民黨”黨名能否去“中國”鬆口,王金平立即以“三個不懂”尖銳質疑,顯示馬英九以“拉遠和中國距離”向淺綠選民靠攏同時,後方空虛,立足本土的王金平趁勢搶攻深藍選票,馬英九已腹背受敵。

  聯合報分析報道,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昨天說馬英九“太老實”,文傳會主委楊渡則以“禮貌性答覆”,為馬英九的“執政後可考慮改名”說消毒;但馬英九向來不“看人說話”,在“無意吐真言”和“失言”間,選民恐怕更相信前者、更認同沈富雄的分析,然而“中國國民黨”去“中國”,卻碰觸到藍營最緊繃的神經。

  王金平從昨天上午低調重申不支持任何形式改名,到傍晚高分貝質疑“不知道為什麼出現改名說”,顯示儘管馬英九極力辯解沒有“馬修路線”,藍營群眾的反彈卻已經超乎馬陣營預期,質疑馬英九在國民黨基本立場上退卻,深藍選民寧可肯定在“立院”議事上堅守中立的王院長,也不能接受和“中國”劃清界線的馬主席。

  輕忽深藍群眾不滿,一直是這段期間馬陣營操作中間路線的危機。從以“藍綠和解”取代“兩岸和解”,到蘇俊賓人事、“執政後可考慮改黨名”,馬英九每一個看似無意的論述、作為,在深藍群眾眼中卻逐漸拼湊成最不能接受的“複製李登輝路線”圖相。

  馬陣營或許認為以馬英九的色彩,深藍選民仍不至於流向綠營,但對深藍選民來說,藍綠最大的差距不過在於兩岸政策,馬英九不僅不願背書連戰開拓的兩岸版圖,更往李登輝路線靠攏,藍營內已逐漸出現“不論是蘇、謝上台,兩岸關係都會比扁執政好”的論述,“馬修路線”正在腐蝕深藍選民投票的意願。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