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沒有刻意為中國崛起“歡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9 14:33:18  


《時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掀開了該刊連續涉華報道的序幕
  聯系《時代》周刊專訪,是一件既容易又有點復雜的事。

  《國際先驅導報》駐紐約記者先是通過《時代》網站聯系到該雜志新聞主管哈佛先生,又通過其與《時代》人力資源部主管艾麗女士取得了聯系,最終才得到了《中國世紀》一文作者邁克爾‧艾略特先生的聯系方式。

  與此同時,在與《時代》北京分社社長艾西門先生聯系後,由于他需得到總部授權才能接受采訪,而中美兩國在時差上又是“晨昏顛倒”。好在1月17日本報截稿當天,終于得到了艾西門“可以接受采訪”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艾略特和艾西門都與中國有著一定的淵源。艾西門出生在中國香港,現在《時代》北京分社常駐,而艾略特現在的身份是《時代》雜志執行主編助理,也曾被派到香港工作過。

  這篇報道只是一個開始

  《國際先驅導報》︰《時代》一直比較關注中國的報道,這一次更是用多個篇幅報道中國。我們想知道,你們策劃這樣一個選題是出于什麼考慮呢?

  艾西門︰(這個報道的策劃)有點歷史了。在考慮做2006年年度人物時,中國領導人也是主要候選人,我們為此做了很多調研,看中國2006年哪些方面變化最大。大家認為最大的事情是,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發揮了更大的影響,承擔了更多的責任,這是令我們感興趣的地方。

  艾略特︰其實這只是開篇文章,接下來的數個月乃至幾年內,我們還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來報道中國,這樣的系列報道將繼續進行下去,直到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甚至包括奧運會之後。

  艾西門︰今後《時代》周刊將定期有中國部分專欄,只有中國可以擁有如此先例,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國際先驅導報》︰從報道主旨上看,這次的報道與以往相比有什麼不同?

  艾略特︰2005年,《時代》也曾集中報道過中國的發展,但當時的著重點放在經濟上,而此次報道的重心則是放在中國的大國政治地位上,突出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重要的政治影響力。

  艾西門︰2006年,甚至以往從不注意中國的人也突然都關注起中國來,大家都看到了中國的重要性,包括美國讀者在內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用更多的故事和更多的版面告訴讀者中國的情況。

  沒有刻意為中國崛起“歡呼”

  《國際先驅導報》︰有媒體評價稱《時代》本期封面報道發出了“少見的為中國崛起‘歡呼’”的聲音,這是貴刊當初擬訂報道計劃的初衷嗎?

  艾略特︰我們只是希望引起人們對中國政治影響力的關注,談不上為中國崛起“歡呼”之類的說法。

  《國際先驅導報》︰我們注意到,本期封面報道的欄目名稱是以中文的“中國世紀”命名的。

  艾西門︰是的,“中國世紀”這個名稱是由我們的編輯定的,漢字也是我們一位編輯書寫的。

  《國際先驅導報》︰從個人角度講,您認為中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艾略特︰中國是一個大國,它在世界上的分量舉足輕重。正如我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樣,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今後的發展將影響全球21世紀的發展,中國在這個世紀里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艾西門︰我1980年曾經來過中國,當時去了上海、甦州和南京,一共呆了3個星期。中國同當年相比,好像是另一個星球,另一個“宇宙世界”。

  《國際先驅導報》(問艾西門)︰據我所知你是出生在香港,你來北京多久了?

  艾西門︰我父親是個中國通,寫過許多有關中國的書,所以我對中國感興趣可能是“家傳”。我感到很幸運,很高興能住在中國,我已經來了7個月了。我喜歡北京,在這里好像看火山爆發、看新的星球誕生,好像是在觀看歷史的創造過程。盡管啥時候來中國都挺有意思,但現在這個特定時期在中國更好。

  中美完全可以和平共處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把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定義為“競爭關系”,同時又提到“中美之間不一定會有戰爭、災難以及失控的經濟競爭”,那麼在你看來,中美兩國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和平共處嗎?

  艾略特︰我認為中美兩國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長期和平共處是兩國關系最有可能出現的發展趨勢。隨著兩國相互了解的不斷加深,這種趨勢會愈加明顯。

  艾西門︰中國經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有各方都希望保持現在的關系,努力防止出問題,我同中國學者和美國官員都有過接觸,大家都不希望出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為了世界和平?

  艾西門︰是的。中美關系在變化,中國對美國的態度變化很大,1999年美國襲擊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中國人感到憤怒,感到美國對中國不公平。現在,中國發展很快,中美很平等,中國年輕人也很自信,他們不恨美國,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國際先驅導報》︰有一種說法認為,很多西方媒體報道中國時常常是“戴著有色眼鏡”,甚至是刻意“妖魔化”,你覺得《時代》這麼多年來對中國的報道是否也可以這樣形容?為什麼?

  艾略特︰我認為,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時代》雜志對中國的報道都是比較客觀的。既沒有過分稱頌,也沒有“戴著有色眼鏡”,甚至“妖魔化”中國。

  艾西門︰我覺得我們是公正的,其他媒體我還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報道,這是報道(reporting)與評論(opinion)的區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報道內容)要公正、準確。

  中國崛起並不恐怖

  “中國正在將商業實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治實力,一舉一動都表現出它要成為下一個強國”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沈建發自北京美國《時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掀開了該刊涉華報道的新篇章。文章作者邁克爾‧艾略特對《國際先驅導報》透露,以後該刊將設固定的部分專門報道中國,這在《時代》歷史上並不多見。

  本期封面標題是《中國︰一個新王朝的開端》,文內標題用的則是《中國世紀》,通過《時代》駐北京、曼谷、巴黎甚至包括非洲多個國家共12名記者的聯合采訪報道,為讀者勾勒出了“中國世紀來臨”的畫面。整組報道每個頁碼上部均以中文書法“中國世紀”做欄目名,全文共分三個部分︰“中國想要什麼怕什麼”、“與中國合作”和“誰的世紀”。

  報道從非洲安哥拉一個偏遠小城因中國修築的鐵路改變生活面貌入手,提到中國已使從安哥拉到澳大利亞的許多國家發生了巨變。“如今,中國正在將商業實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治實力,大步走上世界舞台,一舉一動都表現出它要成為下一個強國。”

  文章認為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自信。由于美國把注意力集中在恐怖主義威脅和如何從伊拉克脫身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似乎準備對華盛頓的其他外交政策目標——從制止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到加強對伊朗的制裁——發起挑戰。

  報道還肯定了中國正在學習國際外交技巧。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說︰“30年前,這個國家還在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方式看待問題。對于美國或西方來說好的東西對中國來說就是不好的東西,反之亦然。”那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中國利益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利益重合時,中國有可能提供非常大的幫助,例如在朝鮮問題上。文章同時提醒世界,中國絕不容忍任何干預其內政的做法,“只有一個中國”的問題更是不容含糊。但文章認為,幾乎不可能因為台灣問題而發生戰爭。

  至于西方何以應對與中國的競爭,文章提議要多發現雙方利益一致、合作互惠的方面,如在自然資源方面開展合作。中國已是全球經濟中的重要角色,《時代》樂觀地說,中國崛起為強國並不一定會像德國及日本當年那樣成為一件恐怖的事情。(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