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世界末日鐘”與核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9 10:39:00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在華盛頓和倫敦同時舉行的一次活動中,美英科學家將“世界末日鐘”的時間撥快了兩分鐘,即把距離“人類毀滅”的時間,從“九.一一”事件後的七分鐘調到只剩下五分鐘,象徵人類正處於日本廣島原爆以來的最危險時期,顯示出科學家們對世界前景的預測更趨悲觀。撥快“世界末日鐘”的理由,部分是基於對朝鮮試驗核武器和伊朗堅持發展核計劃的憂慮。 

  不管人們對美英科學家們的這項活動存在甚麼爭議,但伊朗、朝鮮的核問題卻因此倍加凸顯,更受關注。 

  社論說,這是“世界末日鐘”自一九四七年設立以來的第十八次調整,也是冷戰結束以來第四次撥快,每次時間調校都反映時局的重大轉變。 

  在過去六十年的十七次調整中,最危急的時刻是在一九五三年,當時美國硏發毀滅性比原子彈還大的氫彈,並於一九五二年試爆熱核反應裝置。一九九一年,因為美蘇簽署裁減戰略武器條約,末日鐘撥慢到距離午夜十七分鐘,是局勢最好的時期。 

  前一次調整是二○○二年,撥到午夜前七分鐘,是反映“九.一一”恐襲和美國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這些調整可說都與核武有關。 

  說到擁有核武國家,從美、俄、英、法、中到印度、巴基斯坦,為數不少,還有已具備製造核武能力的日本和以色列等,這次撥鐘行動,為何偏要把主要矛頭指向尙未證實擁有核武的伊朗和正處早期核武試驗階段的朝鮮呢? 

  社論指出,這涉及國際社會對這兩個國家的低信任度,以及它們跟美國以及鄰近一些國家的緊張關係,它們一旦擁有核武,其帶來的危機要比其它國家大得多。此外,還蘊含着對美國在處理與伊、朝兩國問題失當的擔心。 

  有關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已開了許多次,不但未能達成協議,朝鮮還以試驗核武器來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能不憂乎?儘管聯合國已通過制裁措施,但至今未能獲得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合作,放棄濃縮鈾計劃,態度十分強硬。 
  
  雖然伊方一再表示其核計劃只作和平用途,並無發展核武意圖,但計劃中的數千臺離心機生產的濃縮鈾,將足夠供製造原子彈之用。能不憂乎? 

  英國報章最近刋登文章透露,以色列正密謀以戰略核武摧毀伊朗的鈾濃縮設施。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對此回應說,“我不認為他們膽敢攻擊我們,不管是他們或是他們的老大。他們不會做這種蠢事。” 

  社論說,內賈德這番話,似乎讓人感到他在警吿美以:“你若敢動手,我也有報復招數。”只是他沒把話說明,最厲害的報復方式,莫過於核武了。伊朗至今不承認以色列,雙方關係勢成水火,內賈德曾經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語出驚人。 

  無人相信美國不曾考慮用武力除掉伊朗的核設施,推翻伊朗的現政權,但苦於伊拉克局勢之累,無法騰出手來,而且對伊朗的實力也有所顧忌。為了對付美、以的軍事威脅,伊朗不會輕易放棄硏發核武,並以此作為最後反擊手段,這便是人們所眞正擔憂的。 

  阻止伊朗、朝鮮發展核武不能靠武力,必須靠外交努力,靠公正解決國際紛爭。 

  否則,只能增加使用核武的風險。就全球來說,製造核武器變得越來越容易,核威脅不僅在核武器的數量,還在於它的換代升級,它的擴散,擁有的國家不斷增加,以至可能出現失控的局面,令解決問題的困難越來越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