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聯合國用否決權 緬甸高調感謝支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8 11:44:48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國際先驅導報載文說,類似“新聞聯播”的緬甸電視8點檔新聞中斷正常播出節目,專門感謝中國等國家對緬甸的支持。

  文章說,中國又一次在聯合國動用否決權了!2007年初,中國一次看似不經意的表態顯得極不尋常。

  當地時間1月 12日下午,針對美國和英國提出的有關緬甸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高高地舉起右手,莊重地投下了反對票。與中國一起反對該草案的,還有俄羅斯和南非。正是中俄的聯手反對,使得美英的提案未獲通過。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緬甸局勢並未像美國提案中所說的“對地區及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

  為了中南半島“小國”緬甸,不惜動用否決權與美國抗衡,外交部發言人又連續兩天發表談話表明嚴正立場,這在近年來中國外交史上似乎並不多見。

  草案在緬甸引起軒然大波

  文章說,早在2006年 7月美國國務卿賴斯到吉隆玻參加第13次東盟地區論壇時,緬甸的幾家報紙就異口同聲地發表社論,稱“這個臭名昭著的惡棍(指美國)想走上顛覆我政府的老路”。多數緬甸老百姓認為,正是美國的制裁導致他們生活困窘,衣食成憂,所以,民間的反美聲浪在緬甸一直居高不下。

  這次美英再次在聯合國拋出所謂“緬甸問題”的草案,更是在緬甸當地引起軒然大波。當地時間1月13日晚8點,在緬甸重要性相當於中國“新聞聯播”的新聞時段,突然插播了一條緬通社新聞稿,詳細報導了美英提出的草案被否決的過程,嚴詞抨擊美國“別有用心”,同時感謝中國等其他國家對緬甸的支持。

  “這對緬甸來說反應速度是很快的。”一位長期工作在緬甸的華人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按過去的經驗來看,對於即使是涉及緬甸自身的國際大事,當地媒體幾乎都要過了幾天才有報導,“這一次淩晨否決草案,當天晚上就上了電視,新聞提要裏甚至都沒來得及說這條內容,一看就是臨時插播的。”

  美國的“醉翁之意”

  文章指出,其實早在去年9月,在美國的推動下,“緬甸局勢”就被列入了安理會議程。今年1月,在美國起草的緬甸問題決議草案裏,再次指責緬甸國內存在人權、愛滋病、毒品等問題,稱這些問題對地區安全造成威脅,並要求緬甸政府儘快改善國內狀況,否則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和後果。

  事實上,布什第二任期一開始,美國就點名將緬甸列入6個“暴政前哨國”之一。美國還曾放出風來,稱緬甸“試圖謀求核武器”。緬甸政府新聞部長對此針鋒相對地反駁:“他們說我們研發核武器,就請他們把證據拿出來!”

  美國還利用東盟向緬甸施壓,只是這種努力一直都未能奏效。2006年,緬甸主動放棄了東盟輪值主席的位置,不僅使自己的國際形象得到提升,還使美國處心積慮的打壓遜色了不少。

  “美國總帶著有色眼鏡看緬甸”,一位長期關注緬甸問題的專家向《國際先驅導報》分析說。在他看來,美國之所以“揪住”緬甸不放,更多的還是出於地區的戰略利益的考量,作為東南亞地區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緬甸毗鄰中國和印度,也是惟一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陸路通道,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中國否決合情合理

  1月12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表決前作解釋性發言時表示,緬甸問題本質上仍是一國內政,緬甸國內局勢並未對國際與地區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這是緬甸所有直接鄰國、東盟成員和絕大多數亞太國家的共識。

  “王光亞的解釋性發言將中國行使否決權的理由表述得非常充分。”有觀察家指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當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緬甸揮舞大棒的時候,緬甸在東南亞的鄰國如老撾、泰國等國家,均反對對緬甸採取強硬立場。

  其實,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動用否決權問題上一直比較謹慎。包括這一次否決權的使用,新中國重返聯合國後一共不過動用了5次否決權,“由此也足以看出中國對緬甸問題的關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對《國際先驅導報》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