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文章:謝長廷的“傲氣”何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8 09:23:09  


現在謝長廷儼然以民進黨准“總統”候選人自居,訪問各民進黨地方黨部,不斷對2008年的選舉發表看法。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載文說,2007年才剛剛開始,民進黨內的“2008大選”前哨戰已經打得激烈無比了。如今氣勢最旺的竟然是去年被許多人認為“出局”的謝長廷,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台灣政局的變化莫測可見一斑。謝某競選台北市長以16萬多票的差距敗下來,事後民進黨和謝某卻比勝選的郝龍斌更要歡騰鼓舞。

  民進黨指謝比4年前的李應元多拿了5萬多張票,打了一場漂亮的選戰。同時這次民進黨的台北市議員席次,原來隻低估有10席,結果當選了18席。高雄市陳菊險勝,大家又一致認為是謝長廷在該地做了6年多市長,政績可觀所以獲得市民支持,一切光榮和成績都歸給謝長廷。實際上謝長廷在台北市結結實實地輸掉了選舉。

  文章問到,為什麼一位選戰失敗者在事后得到這麼多的光環?民進黨將北高市長選舉結果,做了過度的樂觀解讀。近一年來民進黨人受一連串沉重的打擊,弊案不斷、倒扁風潮席卷台灣、施政無能、經濟發展滯礙、陳水扁和犯案累累的“第一家庭”強勢地坐在轎子上,成為他們的沉重負擔,鬱悶之極。他們想擺脫困境,得到解脫的迫切心境不難理解。北高市長的選舉結果,令這些人在隧道盡頭見到一線光明,欣喜若狂之餘,遂將它夸大成旭日東升,灰頭土臉的敗軍之將謝長廷,也被捧成民進黨的救世主。

  文章說,實際上台灣的藍綠政治對峙局面基本未變,各佔30%余的死忠支持者,藍營版塊略大於綠,僅僅鞏固基本盤,藍綠都不足以贏得全面性的選舉。謝長廷在這次選舉的貢獻,隻在比較有效地固住台北市的基本盤,選舉當天催票的行動發揮得不錯。2008年“大選”,關鍵還在於取得多數中間選民的票,但是迄至今天,國民黨與民進黨似乎都沒有在中間選民身上用功夫。

  現在謝長廷儼然以民進黨准“總統”候選人自居,訪問各民進黨地方黨部,不斷對2008年的選舉發表看法。他在高雄縣民進黨部演講,信心滿滿地宣布,2008年“總統”選舉,綠軍至少贏藍軍25萬票,如果隻用兩顆子彈贏得些微票數,到時候對方陣營的支持者,根本不承認“總統”的合法性,使政局動蕩不安,民進黨一定要大贏才能讓台灣安定。

  謝先生不小心說漏了嘴嗎?他也認為那“兩顆子彈”是贏得選舉的刻意安排?勝之不武,“總統”缺乏合法性。謝長廷有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對扁相當不遜。他也不承認扁的合法性?未來謝如果當選,他將真槍實彈要以高出25萬票當選,比靠兩顆子彈得來的“總統”合法性高,這份傲氣很不凡。一個多月來謝得到多數深綠群眾的認同,李登輝、辜寬敏等大老公開夸獎他。連新潮流系的骨干分子“立委”王拓,也對謝贊不絕口。

  文章指出,挺蘇最力的新潮流系也紛紛見風轉舵了。風水輪流轉,前半年民進黨內最看好的蘇貞昌,鋒頭已被謝長廷完全壓過,“行政院長”成了蘇卸不下來的政治包袱,力霸事件令蘇憋氣憋到了極點,但是蘇別無選擇,一定要在“院長”任上力求表現,彌補過失。

  文章最後說,離“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民進黨黨內初選日期也未定,各種內在和外來的變量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謝長廷切莫高興太早,幾個月來他所做的一切,還是鞏固綠色基本盤這一件事。反觀蘇貞昌在任內或多或少推動了一些“蘇修”路線,表示出他在施政方面還有務實的想法,較能吸引中間選票。可是民進黨如今被基本教義派所把持,一切候選人的產生,包括“立法委員”、“總統”都由這批人來左右,蘇貞昌目前在提名過程中居於劣勢。往后三四個月情勢的發展值得觀察,將來鹿死誰手,頗難逆料。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