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憶薄一波:為中國史學留“不同一般回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7 17:06:10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據中新社報道,中共元老薄一波逝世的消息傳到上海,滬上史學界人士今日特別緬懷這位晚年傾力於中國當代史研究的老人。

  上海專家認為,一九九一年,中國大陸出版《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可謂是薄一波留給華人史學界的一份珍貴遺產。

  中共黨史研究知名專家、復旦大學姜義華教授認為,迄今為止,在史學領域很難找到第二部綜合個人回憶與歷史文獻研究的專著,與之相媲美。

  這部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七十周年前夕面世的上下卷文集,被薄一波自己稱為“不同於一般的個人回憶錄”。

  在書中前言,薄一波坦言:“多年來,我有一個願望,想以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和了解的情況為基礎,再查閱有關檔案資料,寫出一部書來。可是因工作量大,我又一直抽不出時間,遲遲沒有動手。黨的十三大後,中央分配我的日常工作有所減輕,這件事才總算提上研究日程。”

  學者姜義華認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字是薄老著書最難能可貴之處。他証實,該書問世十五年來,始終是海內外史學界攻讀共和國史者的“必讀教材”。

  根據薄一波的自述:這是一部回憶並帶有研究性質的書,寫的是一九四九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前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其中上卷旨在展示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共中央與毛澤東主席決策的客觀依據等;而下卷中回憶大躍進、廬山會議等,則希望“以史為鑒”,啟發後人“少走彎路”。

  資料顯示,該書不僅與一九八○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相契合,也顯示出薄一波等老一輩革命家反思歷史、總結經驗教訓的決心。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老教授虞寶棠也對這本回憶錄情有獨鐘。虞寶棠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學者中較早提倡研究新中國經濟史的專家。他再次向記者回憶了該書記述:一九四九年前後,薄一波任中央財經委副主任,跟隨陳雲遏制通貨膨脹,平抑物價,打擊投機分子的經歷。他說,當年中國共產黨運用經濟槓桿,成功調節了大米、紗布、煤炭的供給,後來連榮毅仁等民族資本家都表示嘆服。

  滬上多位從事共和國史研究的學者還表示,薄一波的這部書,不僅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的中國當代史研究敞開了“大門”,而且也帶動了此後多位中共老一代領導人出版回憶錄的潮流。

  薄一波曾在出版《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時表示:“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盡快寫出一部好的“國史”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如今斯人駕鶴,這也成為史學研究後來者的一大心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