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東亞合作:10+3是主管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3 11:32:25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今日刊登評論文章說,這幾天,菲律賓古城宿霧裝扮得煥然一新。去年12月因颱風原因而推遲的第十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第十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10+1)、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及第二屆東亞峰會(10+6),將先後在此舉行。會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還將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所有這些會議和活動,都是為了促進東亞地區的合作。

  文章說,東亞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但在區域合作、經濟一體化上起步較晚。199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危機將東亞13個國家聚集到一起,大家意識到,東亞必須要有自己的合作機制,才能共同抵禦危機。在東盟的宣導下,10+3框架建立起來了。東亞自此結束了沒有區域合作機制的歷史,邁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

  10年來,在東亞各國的共同努力下,10+3機制逐漸完善,從非正式到正式化,從經濟逐漸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拓展,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更重要的是,在10+3框架內,還建立了中日韓領導人三方會晤機制,從而使東亞合作形成東盟10國、東盟分別與中日韓雙邊(即3個10+1)、中日韓三國以及東盟與中日韓(10+3)整體共4種合作機制並存的格局,這對推動東亞合作非常有利。

  在東亞合作中,東盟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10年來,東盟一直穩坐在駕駛席上,掌握著東亞合作的大方向。這個大方向就是建立東亞共同體,首先是東亞經濟共同體。作為第一步,是要在不遠的將來,建立起東亞自由貿易區。目前,中國率先與東盟啟動了雙邊自由貿易區進程。日本、韓國也分別與東盟簽署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定。東亞合作已經開啟了較好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10+3框架內,進展相對緩慢的是中日韓三方的合作。這需要三國協調立場,取得一致認識。

  文章指出,中日韓三國的合作,最近幾年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擾。2年10+3會議期間,沒有舉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影響了東亞合作進程。年9月,隨著日本領導人的更換,日中、日韓關係出現轉機,東亞合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在宿務10+3會議期間,將恢復舉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並由溫家寶總理主持,三國領導人將就三方的投資合作等問題進行商談。這必將推動整個東亞地區的合作進程。

  當前,東亞及周邊的區域合作十分活躍。從2005年起,又出現了東亞峰會,這是一個新的區域合作平臺,其成員除10+3外,還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和新西蘭,即10+6。東亞峰會目前還只是一個論壇,其目標、內容尚待各方討論。10+6不是10+3機制的擴大,更不能取代後者,兩者是不同的兩個機制。東亞地區的合作,10+3是基礎。東亞峰會作為跨地區論壇,具有外向性、開放性和包容性,而對於推進東亞區域合作、建設東亞共同體來說,10+3仍是主管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