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回應韓媒:簽訂自貿協定對中韓日都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2 21:40:25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是面向全世界發表中國政府官方立場的3位外交部發言人之一。在例行外交部新聞發佈會中,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是中國政府的想法與口徑。上月31日記者採訪姜瑜,聊了聊中國政府對於外交政策及國際秩序變化上的展望。

  問:您認為新的一年裡東北亞地區與周邊國家之間在國際政治形式上會有什麼變化?

  “目前,東北亞地區局勢上出現複雜而深刻的變化。朝鮮的核試驗乃是對國際性核擴散防止體制的嚴重挑戰,六方會談觸礁到了艱難的障礙物。在一些國家之間還缺乏相互的信任,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正面臨著艱難的考驗期。在該地區凸顯恐怖主義等非傳統的安保問題,而且貧富差距、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災害的頻繁、傳染病的蔓延成為地域和平與發展帶來威脅。維持亞洲的和平與穩定可謂是任重道遠。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關係到該地區各個國家的共同利益。中國希望加強與各國之間的合作,並為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而努力。”

  問:中國政府今年在全球外交戰略上有什麼新的變化?

  “我們的總的目標為,保護國家主權、安全及利益,為國內的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創建良好的國際環境和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做出貢獻。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高舉持久和平、發展及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與發展之路。”

  問:有人指出,美國的對華政策在表面上來看是介入(Engagement),實則為“抑制(Containment)”。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近年來,由於雙方的共同努力,中美關係在總體上維持穩定的發展。兩國領導人的交流也頻繁,而且雙方在廣泛的領域就國際問題和地域問題進行了豐富而有效的協商及合作。去年4月胡錦濤主席應美國總統布什的邀請對美進行了正式訪問。當時,兩國首腦達成了有助於21世紀中美關係的全新而重要的共識。我們希望消除與美國之間意見上的差異,使兩國關係得以健康穩定的發展。”

  問:為確保能源中國政府採取的外交政策是什麼?有人認為各國的能源外交將歸結為國家之間的大對決,對此中國方面有什麼樣的看法?將來能源外交對於國際政治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從2006年初至今,國際油價扶搖直上,對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在經濟全球化及各國相互依賴度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能源安全不僅是各國經濟命脈及民生大計的經濟問題,也是國際關係上重大的戰略問題。國際社會應加強對話與合作,共同解決能源安全問題。”

  問:中國就韓、中、日三國之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政策是什麼?

  “對於中、韓、日FTA實現的可能性,早在4年前就完成了民間聯合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三國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對於各方都有利。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地域經濟的一體化也在加速化。為了順應地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潮流,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發展自由貿易協定。中國認為,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對於參與國之間發展貿易、提高經濟貿易關係、共同發展都為有利。”

  問:您認為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朝鮮核問題和防止核擴散?

  “中國一貫的立場就是,通過對話和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維持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我們反對朝鮮搞核試驗,反對朝鮮擁有核武器。中國以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履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同時,中國認為,制裁不能成為目的,通過制裁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認為,為了防止全世界核武器擴散,各國應該做出如下努力。首先,各國應以相互平等和信賴為基礎,遵守和平共處的原則,從根本上消除製造核武器的動機。其次,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問題。再者,不能以防擴散為名,限制和平利用核能,但也不能以和平利用核能的名義,從事核擴散活動。最後是,保持並加強目前的國際核擴散防止體制,加強禁止核武器擴散條約的權威和效力。”

  問:請解釋一下韓中關係的重要性

  “中韓關係發展得很好。高層間的交流頻繁、政治交流不斷加強、戰略性共識不斷擴大。兩國各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在取得新的進展。兩國2006年貿易額突破了1300億美元。據推測,人員交流每年也超過530萬人次。2007年為喜迎中韓建交15周年的“中韓交流年”。兩國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理解也將進一步得到發展。”(來源:韓國《朝鮮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