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中央發人民幣債券,固港金融中心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1 10:07:44  


  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昨日國務院宣布進一步擴大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範圍:內地金融機構可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詳情將稍後公布。據一般估計,日後還將允許內地與香港的貿易試行以人民幣結算。這些將是人民幣走向世界,和香港作為人民幣境外業務中心的新突破,對擴大內地的金融開放,及鞏固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自香港的銀行開展人民幣業務以來,幾年間業務內容雖有所擴充,但仍十分有限。這次的進一步放寬,固然是過去行動的繼續,但其重要性卻更大。對香港來說,發行人民幣債券至少有幾方面的好處,包括:(一)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境外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因而令香港在國際上具備獨一無二的特色,可由此帶來更大的金融業發展優勢。

  (二)有助擴大本港金融業務。發行人民幣債券及進行有關交易,既可增加金融業品種,更有助推動本港債市發展。此外,亦可吸引更多為進行人民幣債券交易的海外客戶到來,從而間接有利於其他金融業務的拓展。本港多年來金融市場素有股市強債市弱的結構性問題,由於人民幣債券預期可得到熱捧,將可助本港債市取得突破,令香港更有條件趕超在區內已有較發達債市的新加坡。

  (三)增添新投資選擇。發人民幣債券可給本港人士及機構,就近提供新的金融投資出路。目前人民幣存息偏低,令其吸引力有限,故存款額達到二百億後便上升無力。債券風險較低,若利息較優將可有更大吸引力,從而成為新的借人民幣升值來謀利的工具,甚至港府也可考慮將其部分儲備投入。同時,在現有H股及紅籌外,再加上人民幣債券,可形成更全面的中國發展概念投資組合。

  (四)增添融資工具,令金融市場工具更多元化。人民幣債券通行後,將可如其他證券作為信貸抵押,或拆借市場回購之用,對擁有人民幣的收入來源者(如內地港商等)尤其有利。

  社論認為,當然,在起步時必須穩健,以減低由境外發債帶來的風險。由於這將可在境外形成人民幣金融市場,將對境內人民幣利息甚至匯率發揮影響。自然,兩地必須及早部署,並加強合作以控制有關風險。

  社論指出,發人民幣債券固然有利於本港,對中國內地也同樣事關重大,因此這是雙贏的互利合作。從技術層面看,這有助中央回收流入香港的人民幣,可補充銀行存款在此方面的不足。對內地金融機構亦有好處:開發更多發債渠道及債券市場,從長遠看將有助降低融資成本。當然,由於目前內地資金過剩,這種好處不會是立竿見影的,只會對一些資源較單薄的機構有較大意義。而更重要者是,這乃人民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步驟。人民幣在前年中與美元脫鈎後,必將要逐步國際化,並最終成為與美元、歐元分庭抗禮、鼎足而立的主要國際流通貨幣。這漫長征途正穩步開展,而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踏腳石,將是對祖國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