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中華商銀的擠兌風暴 誰該負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9 10:13:21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儘管台灣政府官員相繼保證,中華商銀存戶無論存款金額多少,都會受到政府擔保,一毛錢也不會少;“中央”存保也加碼百億,填補自動櫃員機系統,使中華銀存戶可從ATM跨行提領,但擠兌風潮仍然持續,相關個股固然爆量跌停,股、匯市也都應聲下跌,未來會不會引發骨牌效應?會不會衍生新的金融危機,都有待密切觀察。

  社評說,在台灣傳統產業中經營已久的中國力霸與嘉食化兩家公司,日前宣布重整;台灣証券交易所隨後宣布兩家公司股票停止交易:接著力霸集團旗下的中華銀發生擠兌,旋即被金管會接管,短短不到幾天的時間,風暴越演越烈,為了化解危機,金管會主委、“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非但首度聯名在各報頭版刊登廣告,安定人心,“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出面信心喊話,強調政府既已接管,中華銀存戶存款都由“國庫”擔保,存戶不必急著解約、領錢,以免損失利息。“財金部”會更備妥四百億,準備穩住七十八萬存戶的心。

  然而,一連串的動作,似乎並未發生預期效果;自從發生擠兌以來,中華銀在前三天被提領出去的金額,包括法人與個人在內,約一百五十億元至一百六十億元,中華銀被接管後的第一天,僅僅一個上午,又被領走七十六億元,不只各地都出現提領人潮,而且股匯雙跌,顯現風暴並未平息,人民信心也沒有恢復。

  社評指出,就事論事,企業爆發財務危機,所在多有,不足為奇,但力霸集團之所以引人矚目,主要是其關係企業財務不佳,固然人盡皆知,而這次的聲望重整,更似早有預謀,去年九月力霸營運已極為困窘,卻斥資七千萬元向關係人進亞太固網股票;去年十一月底前,力霸和嘉食化的股價和成交量一直都還疲弱不振,但十二月起卻連拉五、六根漲停板並爆大量,大股東把持股全部倒貨給投資人;十二月一十九日力霸和嘉食化召開董事會,決定聲請重整,卻拖了五天才公開揭露資訊,而力霸集團實際負責人,反倒在聲請重整的隔天就立即出境;同時,這兩年來,力霸集團將旗下的企業紛紛切割,凡是賺錢的都切割出去,由其家族繼續經營,賠錢的則留歸力霸,由小股東承受苦果,最後則由政府出面收拾爛攤子。凡此種種,在在證明,力霸集團不僅有疑似掏空、背信等弊端,更可能觸犯銀行法、證交法、商業會計法、偽造文書、業務侵犯等罪嫌。

  對於力霸集團這種作法檢調都正進行偵查,政府也宣佈將嚴予懲處,看來似乎頗有嚴辦的決心。問題是,中華銀早已視為問題金融機構,並被金融重建基金列管,何以這些年來的金改,叫得震天價響,卻始終沒有改善其體質?同時力霸集團財務問題層出不窮,人盡皆知,何以唯獨證交所從未發現異常?力霸和嘉食化聲請重整,延擱五日,何以證交所又毫未警覺?金管會即使不能在第一時間接管中華銀,為何既不立即了解中華銀中華銀現金狀況,也不出面向存戶喊話?顯而易見,政府相關單位事先監督不週,事後又處理不善,使得人民對銀行固然沒有信心,對政府的保證也沒有信心,才會造成擠兌風暴,所以力霸集團固然必須嚴懲,政府相關失職人員,難道不也應該負起責任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